要了解朝鮮戰爭,就不得不提三八線的由來。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蘇軍出兵我國東北,而美軍遠在太平洋。為確保美國在遠東的長期利益,同時讓蘇軍停下來,五角大樓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斯大林接受且滿足美國軍事存在的方案。
1945年8月的一個晚上,年輕上校迪安·里斯克接到命令,要在30分鐘內憑借一張沒有任何政治軍事劃分和行政區分參考的朝鮮地圖,提供一個防止蘇軍全面占領朝鮮的方案。他拿起紅色鉛筆,在半島中部干脆利落地畫出一條筆直斜線,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就這樣被分割成兩半,這條紅線就是著名的北緯38度線,也就是三八線。
當時的朝鮮,南方李承晚和北方金日成都希望通過戰爭來實現自己一方的統一。美國認為李承晚更可能先發制人,但又不想打破遠東地區的平衡,所以拒絕南朝鮮很多武器購買需求,使南朝鮮不具備進攻北方的攻擊性武器,如飛機、坦克、裝甲重炮等。
而蘇聯給金日成提供了150輛一線坦克、4個由朝鮮族組成的野戰師,這些部隊經歷過抗戰和國內戰爭的洗禮,個個百戰百勝,金日成還擁有當時攻擊力最強的重型火炮以及200架蘇制戰斗機。
1950年1月,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演講,規劃出西方國家的戰略防御范圍,將朝鮮劃在美國防御范圍之外,這讓金日成震驚不已。早前杜魯門因臺灣問題發表聲明,稱美國不會通過軍事力量干預臺灣海峽,被美國政治人物麥卡錫認為是向敵人發出了戰爭通行證。
金日成認為美國放棄了臺灣海峽和朝鮮半島,于是發出統一朝鮮的命令。他的部隊對南方的目標進行狂轟濫炸,李承晚的9.5萬部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將南方武裝打得節節敗退,只剩釜山最后一個據點。此時雙方形成對峙,為美軍仁川登陸贏得時間。
朝鮮半島局勢瞬間改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反復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中國政府明確宣告,任何外國武裝力量靠近鴨綠江,都是對中國侵略。傲慢的麥克阿瑟根本聽不進去。要知道,東北是新生中國的工業搖籃和重要糧倉,當年闖關東的逃荒難民到了東北,田間地頭吃飯,到黑龍江返回時,留在路上的筷子都發芽長成了糧食,可見這片土地的肥沃。東北對中國至關重要,出兵朝鮮就是保衛東北,就是保家衛國。
此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李承晚部隊來到鴨綠江畔,不顧警告,甚至還在江邊撒尿。出兵朝鮮是個艱難的決定,歷史上因朝鮮發生的戰爭都是國運之戰,如甲午戰爭,而此次中國已沒有輸的本錢。
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愿軍殺進奄奄一息的朝鮮。盡管這場戰爭被美國稱為“被遺忘的戰爭”,但對那些戰死沙場的百萬將士來說,永遠且必須銘記。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金日成,而美國的介入才是導致我國直接參戰的主要原因,至于金日成是否誤判美國的意圖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也誤判了中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心!它認為一窮二白的中國人不敢打,但我們已經不再是甲午戰爭時期的中國,不是滿清朝,也不是腐敗的民國政府,而是新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