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在最后一節得到14分,成為勇士的贏球功臣。
過去10年,“火勇大戰”已經成了NBA季后賽的一組宿命對決。自從2015年至今,火箭5次與勇士相遇,不管有沒有主場優勢,他們始終都無法戰勝勇士。
北京時間5月5日,NBA季后賽首輪的最后一個席位塵埃落定。在休斯敦豐田中心球館的首輪搶七大戰中,火箭以89比103不敵勇士,遭到淘汰。而勇士則是在經歷了附加賽之后,以第七名的身份完成“下克上”,成功晉級西部半決賽。庫里得到22分和10個籃板的“兩雙”數據,還有7次助攻、2個搶斷和2次封蓋,成為贏球功臣。
今年的“火勇大戰”可謂是一波三折,當勇士在前四場比賽以3比1拿到賽點之后,外界本以為勇士可以輕松地晉級下一輪。然而,站在懸崖邊的火箭展現出了年輕球隊的“不認命”的特質,連贏兩場,將系列賽拖入搶七大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場取勝的第六戰,是火箭隊史第二次在季后賽客場擊敗勇士。在那場比賽之前,據美國媒體ESPN統計,火箭在季后賽客場對陣勇士的戰績是1勝13負,此前唯一的那場勝利還要追溯到2018年的西部決賽第四戰。
也正是因為這兩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火箭全隊上下在這場比賽前士氣高昂。球隊內心核心申京甚至放話,勇士在這個系列賽里從未真正戰勝過火箭,“我認為這輪系列賽,勇士從未真正擊敗我們。我們是自己打敗了自己,罰球不中,簡單的得分機會也沒能把握住。當我們全神貫注時,就能打出高水平。我們隊天賦出眾,沒有任何理由輸掉這場比賽。”
就如申京所說,搶七大戰前的一切有利因素都在朝著“火箭晉級”的方向發展——不論是絕大多數媒體還是數據公司的賠率,都看好火箭;勇士的關鍵角色球員小佩頓又因病缺席。
勇士在賽前曬出庫里的搶七大戰平均數據,為“火勇大戰”造勢。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勇士官方在賽前曬出了一項數據:斯蒂芬·庫里職業生涯搶七大戰場均32.6分在NBA歷史排名第3位(最少5場),僅次于杜蘭特的36.2分和詹姆斯34.9分,而且2023年對陣國王的搶七大戰,彼時的庫里在客場狂轟50分,最終帶走勝利。
有意思的是,當搶七大戰開始,真正左右比賽局勢的球員是庫里身旁的巴迪·希爾德和德雷蒙德·格林。比賽第一節,這兩位球員就在外線火力全開,他們兩人首節就各自命中兩記三分球,希爾德在第二節更是在三分線外5投4中,半場獨得22分。
而庫里則是成了分散對手防守精力的那個“煙幕彈”,他上半場在三分線外7投1中,直到第二節還剩下33秒才命中了第一個三分球,半場比賽更是只得到3分,但他有6個籃板和5次助攻,幫助球隊將進攻串聯起來。
希爾德半場狂轟22分,成為本場比賽的奇兵。
但一波三折注定是這輪系列賽的關鍵詞。當勇士帶著12分的優勢進入下半場時,火箭如夢初醒,在第三節開始發力,一度將兩位數的分差縮小到5分。關鍵時刻,庫里終于站了出來,用標志性的三分穩住優勢。而最后一節,當火箭再度縮小分差,又是庫里站出來,將分差再度拉開到兩位數。全場比賽庫里只得到22分,雖然距離他自己在搶七大戰的平均得分還差了不少,但是他在最后一節得到14分,成為球隊拿下最后一站的關鍵。當比賽還剩2分鐘時,庫里做出了標志性的“晚安”慶祝動作,送別了火箭隊。
NBA季后賽歷史上,至今出現了153次搶七大戰,此前,主場球隊贏下了113場。而這一次,勇士成了“不認命”的那一方。
格林在搶七大戰中隱身,要扛起這支火箭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對于年輕的火箭來說,盡管他們還是沒有突破過去10年“火勇大戰”的魔咒,但是這筆學費對于他們的未來至關重要。其實在賽季之初,美國媒體就預測火箭將成為這個賽季最大的黑馬,而他們也在常規賽拿到52勝,高居西部第二。只不過,他們遇到了在季后賽經驗更加豐富的庫里和格林,還有吉米·巴特勒。
10年間,“火勇大戰”留下了太多話題,“勇不出界”“勇不犯規”“審判之投”等等,而如今,這對宿敵的恩怨還在累積,庫里則是繼續扮演著火箭的“苦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