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上海音樂學院美育樓、音樂城堡、上音花園等地,被2萬多支鮮花裝點一新。作為“2025上海國際花展徐匯區分會場”的核心活動之一,5月2日上午,“陽臺音樂會”快閃活動在此舉行,以花為媒,以樂為引,為市民呈現一場自然與藝術交織的視聽盛宴。
薩克斯獨奏《回家》和《玫瑰人生》,比才的《斗牛士之歌》和黃自的《玫瑰三愿》,女高音演唱丁善德的《愛人送我向日葵》和福雷的《夢后》……中西合璧、別出心裁的“陽臺音樂會”贏得市民游客陣陣掌聲歡呼聲。社交媒體上一片點贊:“音樂+鮮花+自由的靈魂,這是春天該有的樣子吧”、“無時無刻不在感嘆,上海真是一座浪漫的城市”……
5月1日,上音城市音樂會客廳的展覽也上新了,推出“金聲玉律承古韻 非遺絲竹啟新章”非遺專題展。展覽分為8大版塊,既有古琴藝術、江南絲竹的清雅婉轉,又有浦東琵琶、竹笛藝術的雄渾激越,還能看到孫文明二胡藝術的悲愴詩性、浙派古箏的文人風骨……展覽圖文并茂,非遺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成為流動在城市血脈中的文化基因,譜寫出動人的時代樂章。
近期,上音還舉辦多場博士學位音樂會,同樣面向市民預約開放。博士學位音樂會是上音研究生教育考核重要環節之一。開放博士學位音樂會,成為市民近距離接觸上音學術成果的窗口。在上音城市音樂會客廳的“鏡廳”內,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張洋、潘哲宇、楊康和民樂系鐘笑天等相繼舉辦博士學位音樂會。觀眾中有音樂愛好者,有琴童和家長,還有各大藝術院校的學生。
2024年元旦,上音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淮海中路沿街圍墻拆除后,釋放出3300平方米花園綠地,同時保護性修繕六幢優秀歷史建筑,打造了一座開放的校園,與上音歌劇院前后呼應,老洋房與新建筑相得益彰。這里既有國際一流聲學效果的音樂廳,亦是一座能翻閱音樂歷史和文化的“沉浸式”藝術殿堂。一年多以來,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音校園開放不斷升級,先后舉辦多個主題展覽、蔡元培美育大講堂、草坪音樂會等,陸續開放各類高水平演出,建設可閱讀、可聆聽、可感知的“沉浸式”開放校園,服務城市文化建設。
(上音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