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的時候被魚切線,這對于釣友來說實在是太正常了,但如果連續被切二十多幅魚線,那就有些反常了。在2024年3月,有位深圳釣友劉先生在珠江釣魚的時候,就遇到了這種反常的事情。那天江里的河豚簡直像泛濫了一樣,一下子釣上來十幾條,把他的釣組全給用光了。
河豚的外表極具欺騙性,它有著圓滾滾的身材,看上去很呆萌,很多人第一次見到河豚時,都會被它那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所迷惑,誤以為它是一種溫順的小魚。但實際上,這種看似呆萌的魚是淡水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河豚的牙齒結構比較特殊,上下牙就像是兩把鋒利的切割刀,再加上它的咬合力在淡水魚中名列前茅,讓它們能夠輕松咬碎螺類、甲殼類生物的外殼。因此,普通的魚線在它們面前簡直不堪一擊,很多釣友都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魚線被河豚咔嚓一口咬斷,甚至連魚鉤都被咬到變形。
劉先生這次在珠江垂釣時就深刻領教了河豚的厲害。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的魚群在鬧窩,在連續釣上來兩三條河豚之后,他意識到情況不對,于是就迅速調整釣法,結果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接連釣獲了十幾條河豚。不過,這一反常現象也讓他心生疑惑,河豚作為比較稀有的魚類,通常不會大規模聚集,為何此次珠江里的河豚數量如此之多?
河豚作為一種典型的咸淡水雙棲魚類,主要棲息在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交匯處。這類水域因為特殊的鹽度環境,會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和小型甲殼類動物在此棲息,特別是氣溫開始上升之后,它們的數量會更多。每當春季來臨后,隨著近海水溫升高,河豚便會遵循著生物本能,大規模聚集到入海口附近覓食。除了河豚以外,包括海羅非、鱸魚在內的多種海魚都會在這個時期聚集在入海口附近。
雖然成功釣上了十幾條河豚,但最終卻是白忙活一場。劉先生在準備回去的時候又把它們全部放生回了珠江,他說河豚雖然體型不大,但咬鉤時非常兇猛,魚竿傳來的力道常常讓人猝不及防,但在掌握技巧后,與河豚斗智斗勇的過程相當刺激。
它們上鉤后會瘋狂掙扎,時而快速沖刺,時而原地打轉,需要靈活運用魚竿的彈性來化解它們的爆發力。可惜這種魚自己實在是不敢吃,雖然知道經過專業廚師處理后的河豚是難得的美味,但想到它們體內的劇毒還是覺得心里發毛。與其冒險吃它們,還不如把它們放回珠江。河豚體內含有的劇毒是河豚毒素,不到1毫克的量就足以致人死亡。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肝臟、皮膚和血液中,目前尚無針對此毒素的解藥。
河豚毒素很穩定,哪怕是高溫加熱之后都無法破壞,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廚師在處理河豚時也必須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行。因此,普通人在釣到河豚時,無論它看起來多么肥美誘人,都絕對不能冒險嘗試食用。要知道一時的口腹之欲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對待河豚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總之,在垂釣過程中,如果頻繁遭遇河豚咬鉤,那最好還是立刻走人。因為河豚習性兇猛,一旦聚集在某一釣點,便會驅趕周邊的鯽魚、鯉魚、羅非魚,導致其它魚類不敢靠近咬鉤,就算把它們釣上來也是不能吃的,最終也只能選擇放生。因此,當發現釣點出現河豚鬧窩的情況時,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更換釣位,避免浪費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