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對策“肢解”政策,以部門利益傷害公共利益,雙休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
盡管全國多地推行高中雙休,但有的學校的雙休名不副實,甚至出現“雙休更像一陣風,刮過去就沒了”。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4月以來,已有多所學校改回了原來的管理模式,不再雙休。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背后,是學校過于追求升學率。校長的政績與高考升學率掛鉤,部分校領導擔心雙休后會影響教學進度和質量。很多家長也不樂意,這個學校雙休了,那個學校沒雙休,吃虧的是自家孩子。正如有專家所稱,“雙休”休不起來,源于家長群體的過度教育訴求、高強度的應試訓練能帶來一定效果、地方政府的政績驅動三方面原因。
因此,可看到一種令人百味雜陳的現象,哪怕專家指出讓孩子多休一天、效率翻倍,哪怕相關部門三令五申,總有一些高中特別是高三陽奉陰違,頑強地堅持不休。
國家設置雙休制度,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學校落實雙休,是基于教育教學規律,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也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不能“抵抗”這種政策,不能以對策“肢解”政策,以部門利益傷害公共利益。國家的政策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毋庸置疑。
如何確保雙休得到落實?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還應嚴肅查處。不久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河北、江蘇、河南等地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的典型案例,并就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出要求。該查處就查處,該敲打就敲打,才能確保政令暢通。
當然,有些家長基于種種考慮,不愿孩子雙休,而有些學生也愿意“犧牲”雙休時間,用來苦讀,應予尊重。比如,有的學生覺得高考臨近,利用周末再抓一抓,吃個小灶,乃至利用五一等節假日擰緊發條,好好沖刺一下,未嘗不可。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訴求,成績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追求,在具體時間安排上應尊重個體選擇。
不過,有的學校提前開學、違規補課等,都在被查處之列。違規補課、侵占學生休息時間,既是頂風作案,也傷害了學生身心健康,這個口子不能開,這種風氣不可刮。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將合理安排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充分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互動時間作為“底線”,將禁止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作為“紅線”。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沉迷于滿弓緊弦,勢必行之不遠。有句話說得好:“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教育都需要留白。”適當留白,才是對孩子負責,對教育負責。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王石川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