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5月5日電 (記者 李佩珊)這個“五一”假期,攜家帶口出行游玩的不止人類。在六盤山余脈的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疊疊溝自然保護區內,護林員用無人機巡護時,驚喜地從監控中看到有一只華北母豹帶著兩只活力滿滿的小豹,正在叢林中四處游蕩。
監控視頻中,兩只小豹十分歡脫,對周邊環境充滿了好奇,母豹緊隨其后,生怕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險。看著母豹帶娃憔悴的身影,有網友戲評:“這不就是假期出游的我們嗎?快樂的娃,疲憊的媽。”
去年10月,疊疊溝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華北豹的身影,半年多時間,華北豹不僅安家落戶,還實現了繁衍子嗣,不僅證明六盤山華北豹種群正在向外圍擴散,也證明了這里的生態環境適宜華北豹的生存繁衍。
六盤山是“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區、動植物和水資源最富集的區域,森林覆蓋率達60.1%,是黃土高原西部具有代表性的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和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近年來,當地實施六盤山“山水工程”等項目,讓林分質量和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華北豹是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珍稀動物,更是中國特有的豹亞種,曾廣泛分布于華北地區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導致華北豹棲息地喪失,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現存個體僅零散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2017年,紅外相機在六盤山拍到野生華北豹的新聞轟動全國。2019年,紅外相機再次在六盤山拍攝到華北豹的活動蹤跡。這次的發現,促使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復旦大學和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開啟了六盤山華北豹調查監測項目。目前,項目組獲取3萬余張有效野生哺乳動物影像資料,并完成了森林碳匯、森林覆蓋率、森林資源綜合檢測、外來入侵物種監測調查和人工針葉林普查項目。2022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生活在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生華北豹種群數量已超過40只。
隨著生態的日益恢復,六盤山已成為整個西北區域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物種資源最豐富、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六盤山還與隴山和秦嶺之間形成了一條長達300公里的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構成了共同的生態圈。除華北豹之外,目前已有馬鹿、鬣羚、豪豬等53種珍稀野生動物從秦嶺遷徙到六盤山安家。如今,在六盤山余脈也發現了華北豹的蹤影,再次證明六盤山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的富集程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