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這種看似普通的金屬,正悄然成為未來能源版圖中的關鍵角色。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急劇攀升,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鋰之所以備受矚目,源于其獨特的化學性質。鋰原子始終渴望擺脫最外層的電子,而這一特性,在人類智慧的控制下,竟化身為可逆的能量轉換器。這意味著,經過精心設計的鋰,能在需要時釋放能量,吸收能量,再適時釋放,宛如一個靈活的能量儲罐。正因如此,鋰成為了電池技術的理想之選。
鋰離子電池,這一科技結晶,在短短幾十年間便實現了商業化,并迅速在便攜式電子設備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其安全性與輕便性的完美結合,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得以輕裝上陣,續航無憂。然而,鋰的潛力遠不止于此。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興起,鋰的需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爆發。
電動汽車,這個被譽為“未來交通”的代名詞,正引領著汽車產業的變革。從硅谷的創新實驗室到華爾街的金融殿堂,電動汽車都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而在這場變革中,鋰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以英國為例,該國已明確承諾,到2030年將全面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國需要替換其龐大的汽車保有量,而這一過程中,碳酸鋰的需求量將高達23.6萬噸。這相當于全球鋰礦在九個月內的全部產量,而全球還有眾多其他國家和領域對鋰有著迫切的需求。
盡管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鋰的生產過程卻并不復雜。全球鋰產業主要由四個國家主導: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和中國,它們合計占據了全球鋰產量的92%。鋰的開采通常始于地下,如西澳大利亞的格林布什礦,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硬巖鋰礦之一。礦區富含鋰輝石,這種礦物中蘊藏著大量的鋰。開采出的原料經過長途運輸,最終抵達如奎納納鋰工廠這樣的提純基地。在這里,鋰被轉化為氫氧化鋰等化合物,再出售給電池制造商,如LG化學、寧德時代和松下等。
然而,鋰的需求激增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全球多個國家紛紛宣布在未來十年內禁止銷售內燃機乘用車,電動汽車的產量將迎來爆炸式增長。據估算,僅為了滿足這些國家的市場需求,電動汽車的年產量就需要增長五倍。而這一增長,無疑將進一步加劇鋰的供需矛盾。
鋰價的飆升便是這一矛盾的直接體現。2021年,海運鋰價格從每噸約8000美元飆升至超過30000美元,漲幅高達400%。而鋰并非鋰離子電池生產中唯一的“關鍵先生”,鈷和鎳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這兩種金屬的供應狀況同樣不容樂觀。2021年,鈷價翻了一番,鎳價也攀升至十年來的最高點。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全球對鋰等關鍵金屬的需求愈發迫切。然而,鋰的開采和加工卻并非易事。以美國內華達州的塔克爾山口為例,這里蘊藏著美國最大的鋰礦床。然而,要在這片荒涼之地建立礦山并投入運營,卻面臨著諸多難以逾越的障礙。
塔克爾山口位于美國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周邊鮮有人煙。最近的商店、超市和星巴克都遠在數十甚至數百公里之外。這里的道路年久失修,車輛稀少,仿佛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然而,正是這片看似荒蕪的土地,卻蘊藏著巨大的鋰資源。向南250英里處,便是銀峰鋰礦——美國目前唯一在運營的大型鋰礦。
然而,塔克爾山口的鋰礦開發之路卻充滿了荊棘。首先,鋰的開采和加工需要大量的水資源。而塔克爾山口年降雨量不足10英寸,水資源極度匱乏。擬建的鋰礦項目預計每分鐘將需要3224加侖(約12204升)的水,這相當于一個后院游泳池的容量。這些水將用于抽取地下鋰礦、提純過程以及現場的揚塵控制。為了獲取這些水,礦場必須從他人手中購買水權,而這無疑將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緊張局勢。
更為棘手的是,塔克爾山口還是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通道。這里連接著雙H山脈與蒙大拿山脈,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礦山的開發將破壞或退化數千英畝的棲息地,對叉角羚、沙丘鶴、金雕等特有物種構成威脅。此外,該項目還可能引發當地原住民部落的強烈反對。其中,Fort McDermitt派尤特和肖肖尼部落便表示,塔克爾山口是他們的神圣之地,歷史上曾是他們躲避迫害的避難所。他們擔心礦山的開發將破壞這一地區的生態和文化價值。
塔克爾山口的困境并非個例。在全球范圍內,鋰礦的開發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以鋰三角地區(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交匯處)為例,這里擁有全球最富產的鋰礦開采設施。然而,這些礦山的開發卻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和文化破壞。經濟繁榮的背后,是生態系統的退化和原住民文化的消逝。
除了鋰之外,鈷的開采也面臨著嚴峻的道德和環保問題。全球約70%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這個全球第八貧窮的國家。盡管大多數鈷礦開采由大型礦業公司進行,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開采活動通過“手工開采”進行。這些非法、非正式的開采活動缺乏安全標準和監管,導致童工和致命礦難頻發。長期接觸鈷礦還與嚴重的健康問題和致命出生缺陷密切相關。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尋找可持續的鋰和鈷供應方案顯得尤為迫切。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改進電池技術,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固態電池便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固態電池使用固態金屬化合物作為離子傳輸介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此外,固態電池還可完全避免使用鈷或鎳,從而消除當前電池技術中的兩個問題且成本高昂的必要成分。
然而,固態電池的商業化之路仍充滿挑戰。電池生產必須達到絕對大規模才能實現成本競爭力。而目前很少有應用場景像電動汽車一樣對電池重量有如此高的要求。因此,固態電池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仍需時日。在此之前,行業必須等待固態電池在醫療設備、賽車和戰斗機等利基應用中實現一定規模;隨后等待消費電子產品意識到該技術帶來的重量減輕或電池壽命延長優勢;最后等待高端電動汽車采用該技術以提供超長續航里程。
即便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全球對鋰的需求仍將保持高位。因此,尋找可持續的鋰供應方案仍至關重要。在這方面,美國內華達州的索爾頓海地區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這里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而地熱發電過程中產生的超高溫水還含有鋰。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等企業正計劃在這些地熱發電廠中增加鋰提取步驟,以實現鋰的商業化生產。
當然,索爾頓海地區的鋰提取項目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目前,要實現該地區鋰的商業化生產仍面臨重大技術挑戰。尤其是鋰在水中泥漿成分中的占比極小,提取難度較大。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逐漸降低,這一方案有望成為未來鋰供應的重要來源之一。
在探討鋰的可持續供應方案時,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為了環保,我們是否愿意承受局部環境的破壞?在塔克爾山口等地區,鋰礦的開發無疑將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而如果我們選擇放棄這些地區的鋰資源,又是否意味著在全球層面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將受到影響?
這一困境并非鋰產業所獨有。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上,我們面臨著無數類似的權衡與抉擇。為了減緩大流行病的傳播,我們是否愿意壓抑經濟?為了防止恐怖組織擴散,我們是否愿意讓青少年在戰爭中喪生?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但它們卻迫使我們深入思考:在追求更大利益的過程中,我們究竟能夠容忍多少惡行?
回到鋰的話題上,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種更為平衡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改進電池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減少對鋰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積極探索可持續的鋰供應方案,如索爾頓海地區的地熱鋰提取項目等。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監管,確保鋰等關鍵金屬的開采和加工過程符合環保和道德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行動都至關重要。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選擇支持那些采用可持續鋰供應方案的電動汽車品牌;作為投資者,我們可以關注那些在鋰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作為政策制定者,我們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可持續鋰產業的發展。
在追求清潔能源的道路上,鋰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鋰的開采和加工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挑戰和困境。只有通過技術創新、國際合作與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找到一條既滿足能源需求又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