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陽江市商務局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
當好“媒人”角色
精準破解特色農產品銷售難題
架起生產基地與商超綜合體對接的橋梁紐帶
近日
在陽西縣上洋鎮華荔農場
一場特殊的產銷對接調研活動
正在開展
市商務局“商務小哥”服務隊
帶領著陽江天虹超市負責人
穿梭在綠野間采摘人參果
時不時還俯身查看果實的生長情況
據了解
今年2月
市商務局在掛點幫扶調研中發現
華荔農場成功引種的云南人參果
產量好、品質高
卻面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困境
于是該局發揮資源優勢
一邊積極對接商超引薦
一邊指導種植場郵寄樣果到商超總部接受質檢
華荔種植農場負責人 許恩泳:
目前我自己家基地大概種了10畝左右。產量在7000斤到10000斤一畝。剛開始引進人參果,大家對它認知度比較低,我們農戶本來種植的東西也不知道要銷往何處?,F在由政府牽頭,對接這些大型商超,將這個產品面向消費者,就可以把這個產品給推出去。
今年3月中旬
該基地首批4000斤“陽江籍”人參果
成功在全省24家天虹超市上架
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超市負責人也表示,天虹超市作為精品商超,對農產品品質有著嚴苛標準。隨著消費者對“本地化、可溯源、高性價比”農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不僅是一場助農行動,更是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必然選擇。
接下來
超市也會做好調研
繼續引進荔枝、龍眼、西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
陽江天虹超市負責人 梁鈺婷:
從銷售數據來看,截止到目前,我們進了1萬多斤的貨。從市民的反饋來說,不管是糖分還是水分都是不錯的,市場的反應情況也是不錯的。所以這也是我們當時為什么會從云南的品種,改為陽江品種的初衷。還有一方面就是助農行動,天虹一直也在這方面會比較關注。
此次由市商務局推動的“農超對接”產銷行動,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接下來,該局將進一步加強產銷對接力度,幫助更多陽江農產品擴大外銷“朋友圈”,豐富優質農產品供給,助力農民增收。
市商務局貿易管理與商貿服務科科長 葉廣記:
我們對接上洋鎮華荔農場是商務局開展“百千萬工程”的一個亮點。上午也去了塘口鎮了解了他們的農產品銷售情況,還有生產情況,他們提到番薯、蜂蜜,還有一些富硒大米、貝貝南瓜。我們就想辦法,能不能進行供銷對接。另外我們還有一些舉措,就是把海陵島的珍珠馬蹄也是銷售到配送公司,進行平常的食材供應,給到終端企業,讓更多的市民品嘗到陽江的名特優農產品。
來源 | 陽江新聞
記者 | 曾鐘銳
攝像 | 梁慶提
編輯 | 梁芷蓓
審核 | 梁劍華 梁勝
終審 | 黃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