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中葉起,楊家將的故事便傳唱不息,在歷代藝術家的改編創作中不斷煥發新生。為獻禮五四青年節,南京市越劇團精心打造的悲情越劇《英雄少年》于5月4日晚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熱血預演,創新演繹楊家將的故事。
越劇《英雄少年》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出品,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南京市玄武區委宣傳部、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聯合出品,南京市演藝集團、南京市越劇團制作,以北宋楊家將“金沙灘之戰”為背景,聚焦青年英雄的家國情懷,南京市越劇團新生代女小生演員集體擔綱,以今日之青年演繹千年前大宋青年的熱血與擔當,譜寫一曲愛國主義的慷慨悲歌。
該劇由一級導演,著名京昆武生,“文華導演獎”、“梅花獎”、二度“文華表演獎”得主翁國生擔綱執導。三度獲得“曹禺戲劇文學獎”的編劇羅周和優秀青年編劇王潔另辟蹊徑,聚焦“金沙灘之戰”出征前的三日,當“八子去六子回”的宿命讖語傳至天波府,個人生死與家國大義被推向撕裂與升華的頂峰,在戰鼓將鳴未鳴之際,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楊門兒郎的生死抉擇。
舞臺之上,一組浮雕式烽火長城意蘊的立面屏風宛若時空之門巍然矗立,開合之間,天波楊府、演武校場、九層塔樓次第浮現,轉瞬又在光影流轉間化作楊令公夢境中金沙灘的斷壁殘垣。燈光、天幕、吊景的流動變換,配合縱向延展平臺,構建出虛實相生的空間敘事,汴梁城的盛世繁華、金沙灘戰場的烽煙蔽日、英雄心象的蕩氣回腸在此交織,共同組合成一幕幕流動的、寫意的、充滿靈性的戲劇場景。
繼《織造府》中南越旦角新秀嶄露鋒芒,此次同代際的女小生們在越劇《英雄少年》中集體亮相。八位新生代女小生以越劇六種小生流派演繹性格迥異的少年英雄,既有柔情婉轉的唱腔訴說親情、愛情與別情,又以蒼勁剛健的聲腔展現少年將軍的英武雄渾。
為精準塑造劇中角色,演員們接受了為期半年的超強度排練,從戲曲“四功五法”的回歸到人物心理的層層突破,演員們跌打滾翻、刀槍劍戟無所不能。
為展現忠烈楊家兒郎抵御外侮、百戰不殆的勇猛氣概,導演翁國生為這群新生代越劇女小生進行了一系列出新、出奇、出情的越韻武打設計。
“這群年輕演員非常自覺地起早貪黑、勤學苦練,努力將諸多載歌載舞、邊唱邊打的重場戲亮麗震撼地展現出來?!蔽虈f,特別在“金沙灘血戰”“兩兄弟比武”“汴梁酒樓痛飲”等重場戲中,盡情展現了獨特的刀槍比拼、雙馬疾馳、拋酒壇群體醉舞和旋翻身凌空跳叉等戲曲表演技藝,加上充滿激情的大段越劇竺派、畢派、尹派、徐派的詠嘆獨唱和對唱,充分展現了這撥南越新生代小生演員文武皆備的整體舞臺水準。
“《英雄少年》這部劇既是在金陵文化沃土中滋養而生,亦是南京市委宣傳部校企委培人才項目共育的梨園薪火。”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得主李曉旭介紹,這部劇讓參演的這批年輕演員真切體會楊家將的精神內涵,在磨煉技藝的同時激勵她們勇攀藝術高峰,通過青春化的舞臺呈現,與觀眾一同感受歷史人物跨越古今的浩然之氣。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鳴
(南京市越劇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