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現更多文學好書
★ 權威解讀:周汝昌先生是紅學研究的大家,他的觀點深刻而獨到;
★ 通俗易懂:語言平實,適合所有熱愛《紅樓夢》的讀者;
★ 文化盛宴:帶你領略《紅樓夢》中的詩詞、禮儀、哲學與美學;
★ 適合人群: 紅學愛好者、文學研究者、想要深入了解《紅樓夢》的普通讀者。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紅樓別樣紅》
周汝昌 著
作家出版社
新書介紹
《紅樓夢》之紅,即她的真美,就正是“別樣”的紅,簡單無法形容,沒有一個切當的字眼可以用得上。那么,我們自然就會不斷地追尋這個“別樣紅”的各種緣由、因素,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奧妙,竟使得這部“小說”(其“說”不“小”呀!)如此地奪人眼目,更令人嘆為一萬部書也比不上她這個“別樣”?荷花的紅,本來已與桃花、杏花、牡丹紅、石榴紅……“萬紫千紅”不同了,偏偏又加上那清波麗日的上下照應,這個“紅”可就太“別樣”了!楊萬里是個大詩人,連他也沒“辦法”——大約是“想了半日”,也沒個道理可言,就只好拿了一個“別樣”來“繳卷”。詩人畢竟是智慧之士,他不去“參死句”,也更不替人立什么條條框框——讓各人去體會那個“別樣”吧,誰若能為荷花的紅做出一個科學分析和定義,自然他比詩人就更有學識和才干了。我們期待眾多專家學者來“解讀”的是荷花的紅,當然更是《紅樓夢》的紅。
作者介紹
周汝昌(1918年-2012年),出生于中國天津市,是中國著名的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書法家。他被譽為“紅學泰斗”,在《紅樓夢》的研究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周汝昌的研究不僅限于《紅樓夢》,還涵蓋了詩詞、戲曲等古典文學的諸多領域。
文章試讀
何處紅樓別樣紅
1.《紅樓》寫“大家”
我寫的這個題目似乎多余無味,誰不知道這部書寫的是榮、寧二府,是特定的主題內容,二府是“大家風范”,非“小門小戶”所能比擬。
這都說得對。只是我要問一句:什么是“大家”?夠個“大家”的因素、特征又是什么?是否人人會答,是否一句話簡單可了?恐怕就不一定敢保了。
有人說,族大人眾,故稱大家。
有人說,世代仕宦,生活富厚,是為大家。
這也都是不錯的。可是只是缺漏了一個更重要的內核沒說清楚——即:文化教養,詩禮熏陶。
看看《紅樓夢》,族大人眾,似乎如此,其實真正的“人眾”不過赦、政、璉、玉、珍、蓉屈指可數而已,其他蕓、薔、菖、葛等等,實皆配角,不占主位。故賈府之為“大家”者,并不在此。
再看仕宦,那更不怎么樣,遠遠夠不上王公將帥、督撫宰卿,只是個(內務府)員外郎和捐資的虛銜罷了。這比起真正的大富大貴的清代高官來差得太懸殊了。
那么可知,賈府的成為“大家”者正在于他家的世代文化教養,詩禮熏陶——正如書中明寫的,是“詩禮簪纓之族”。
試看以下幾個例證——
賈母史太君,似乎不識字,游園至藕香榭,叫湘云念對聯聽。但她的藝術審美水平高極了。
她見寶釵屋里太素,立即為之“布置”陳設,只消幾件古玩,便改換了環境氣氛,又大方,又典雅。這就是文化素養熏陶,俗人是不具備這種眼光才氣的。
再看這位老太太調理出來的貼身大丫鬟鴛鴦。她的牙牌令,是代老太太發令的“令官”,你看那所發的牌副兒,出口成章,沒有文化教養行嗎?
鴛鴦遭了事,“大老爺”要討她當小老婆,氣憤得以死相抗爭——就在這樣的情勢和心境下,她對來做“說客”的嫂子還嘴相斗時,卻還說出了這樣的話:
(嫂子自辯說的是“好話”,她立刻還話——)
“什么好話!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話)!”
這真令人絕倒,同時也令人傾倒。一個沒有深厚文化陶冶的家庭,其丫鬟侍女,能說得出半句這樣的妙語來嗎?試比一比《金瓶梅》里女流的聲口氣味,就真是云泥懸隔了。
老太太的評說戲文、彈唱,講解特級珍貴織品“霞影紗”“軟煙羅”的名色、質地、用場,都包含著非常超眾的審美文化因素在內,絕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賈府的丫鬟、小廝的名字,也是文化的表現之一面。麝月、檀云、晴雯、綺霞(或作霖)、引泉、鋤藥、伴鶴、挑云……不從文化上品味,看《紅樓》就無甚趣味——因為沒有文化的“大家”,是俗不可耐的家族,包括文物、器用、語言、舉止……都無例外。
至于起詩社、制燈謎、行酒令等等之類,在我看來,反倒不如上述的幾個方面更為耐人尋味。因為那些弄文索句,是文人游戲消遣之事,固然不懂文化不行,然而真正的文化教養,又在“文字”之外,不一定有跡可循,而是一種素質、品格、氣味的“無形”之事情。
有教養的人,可以不識字、不讀書,一樣可欽可愛、可友可師。這是個風范的大問題。書中寫“薛大傻子”種種可笑,并非說他就是個壞人,不是的,目的就在寫他的缺少文化教養——就成了趨向下流的紈绔子弟,聲色是求,飽食終日,為社會之蠹蟲,造物之浪費。
探春三姑娘為何把迎、惜比得大大遜色?雖說是“才自精明志自高”,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的文化修養高,文化要求也強——試讀她寫給寶玉的小柬就可曉悟。她舉出古人在沒有好條件之下還要尋求“些山滴水”。這是何義?不是別的,實即文化的向往,超物質的精神生活才是真的“生活”。物質的豐足雖好,也只是為了更能“生存”,而不一定等于“生活”也。
作家出版社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鏈接
《紅樓別樣紅》
周汝昌 著
作家出版社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排版:鄧 寧
編輯:祁創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