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崩壞:星穹鐵道》的星鐵LIVE演唱會以一場AR技術加持的《希望有羽毛和翅膀》落下帷幕。
舞臺上,星穹列車沖破次元壁的瞬間,臺下3萬名玩家歡呼沸騰,直播間里海外觀眾瘋狂刷屏大飽眼福。這場融合國風舞蹈、搖滾交響、敦煌飛天舞的視聽盛宴,不僅讓玩家重溫了游戲劇情的高光時刻,更被官方稱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新路徑。
然而,就在這場高調的文化狂歡中,米哈游卻拋出一顆深水炸彈——崩壞IP新作《崩壞:因緣精靈》(Honkai: Nexus Anima)的預告片。
一邊是萬人追捧的盛況,一邊是暗流涌動的危機。米哈游的這波操作,像極了游戲角色“刃”的經典臺詞:“用最華麗的招式,掩蓋最致命的傷口。”
▌米哈游的中年危機,三駕馬車集體熄火?
如果時間倒回2020年,《原神》的橫空出世讓米哈游一躍成為與騰訊、網易比肩的游戲三巨頭。
但到了2025年,這家公司的處境卻有些尷尬;《原神》流水腰斬,4.8版本因劇情爭議(如角色散兵人設崩塌)導致玩家流失,iOS端流水甚至不及開服三天的水平,疊加FTC的2000萬美元罰款(抽卡機制涉嫌賭博),昔日吸金王光環褪去。
《星穹鐵道》內憂外患:數值膨脹、老角色貶值等問題引發玩家不滿,二周年慶豪擲2.5億送畫冊的大出血操作,被調侃為用周邊堵嘴。
《絕區零》開局暴死:開服41天跌出iOS暢銷榜TOP100,靠后續平衡調整勉強挽回顏面。
更致命的是,Sensor Tower數據顯示,米哈游在2025年2月已跌出國內廠商收入榜前三,被騰訊、網易和點點互動反超。曾經的破局者,如今成了掉隊者。
▌新作是創新,還是縫合怪?
面對頹勢,米哈游急需一款新作救火。而《崩壞:因緣精靈》的玩法曝光,卻讓玩家和行業陷入爭議漩渦;官方宣稱這是一款精靈養成+自走棋的CRPG,玩家可捕捉精靈作為棋子參戰,還能借助精靈飛行、沖浪探索大世界。
預告片中,《崩壞3》的琪亞娜與《星穹鐵道》的刃同框出現,暗示崩壞宇宙的進一步融合。
寶可夢式捉寵+自走棋策略+“開放世界探索——元素堆砌雖多,但能否形成獨特體驗?
崩壞系列已衍生出動作、回合制、開放世界等多類型作品,新作若缺乏核心差異化,恐淪為IP周邊產品。
米哈游近年因《原神》擺爛式更新、《星鐵》數值崩壞等問題口碑下滑,玩家對新作的期待值已大打折扣。
有玩家調侃:“米哈游這是要把崩壞IP做成崩壞宇宙火鍋,什么菜都往里涮。”
▌玩家的期待與擔憂并存
在B站《崩壞:因緣精靈》官方賬號的評論區,一條高贊留言道破玩家心態:“既怕米哈游江郎才盡,又怕它真能再造神話。”自走棋與精靈養成的結合尚屬藍海,若搭配米哈游擅長的美術與劇情,或能開辟新賽道。
也有質疑的感覺米哈游近年重心轉向AI降本(創始人蔡浩宇甚至放言普通開發者該轉行),新作可能只是AI生成的縫合試驗品。
更微妙的是,玩家對創新的渴望與對穩定的需求正在撕裂;有人呼吁回歸《崩壞3》的動作設計初心,也有人期待米哈游能像《原神》一樣顛覆行業。
這種矛盾,恰如《星穹鐵道》中“匹諾康尼”的美夢與現實的碰撞——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米哈游的破局三問
崩壞宇宙的版圖越鋪越大,但《原神》《星鐵》的劇情爭議證明,世界觀宏大≠敘事成功。若新作僅靠角色客串吸引情懷,恐難持久。
自走棋賽道已有《云頂之弈》《金鏟鏟之戰》等巨頭盤踞,米哈游的精靈戰棋能否避免淪為小眾?
AR演唱會、AI降本等技術噱頭固然驚艷,但若犧牲游戲性(如《星鐵》為留存率狂送周邊),終將本末倒置。
▌米哈游的羽毛與翅膀,能否飛越生命周期魔咒?
《崩壞:因緣精靈》的預告片中,那句希望有羽毛和翅膀的歌詞,仿佛是對米哈游現狀的隱喻;羽毛象征著輕量化的玩法創新與IP衍生,翅膀則代表著硬核的內容深度與技術突破。
當一家公司因羽毛的華麗獲得掌聲,卻因翅膀的沉重陷入泥潭時,它需要的或許不是更多的羽毛,而是一次徹底的重生。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