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9月,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抵達熱河,在避暑山莊覲見了乾隆帝。在這場東西方交往之中,一個年僅十二歲的英國男孩引起了乾隆帝的極大興趣。這名英國男孩不僅會說簡單的漢語,而且還會寫一些漢字。龍心大悅的乾隆帝當即將隨身攜帶的荷包賞賜給了這個孩子。然而,乾隆帝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會在四十多年,推動了鴉片戰爭。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覲見乾隆帝
1792年,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以為乾隆帝祝壽為名出使中國。使團的副使名叫喬治·斯當東,他在參加這次行動時,將自己的兒子也帶入使團之中,作為見習侍童,這個男孩就是本文的主角,歷史上稱其為“小斯當東”。為解決語言問題,使團還邀請了在那不勒斯文華學院學習的中國人作為隨行翻譯。
前往中國的旅程是漫長而枯燥的,而小斯當東卻感到新鮮,他每天都和這些翻譯們在一起,向他們學習中文。小斯當東在語言方面頗有天賦,他不僅懂得英語、意大利語,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中文。當小斯當東用中文與乾隆帝交談時,這位83歲的老人感到十分有趣,當即賜予翡翠、荷包等物品。
二、英國的“中國通”
這次出訪改變了小斯當東的命運,自此他的人生與這個古老的帝國聯系在了一起。之后,小斯當東繼續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1800年,已經十九歲的小斯當東在父親的幫助下,以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商行文書的身份重返中國。在這之后,小斯當東一方面繼續學習中文,另一方面則搜集清朝的相關情況,并且翻譯了《大清律例》。
由于小斯當東出色語言能力,他很快受到了重視,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并在1816年擔任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特派委員會主席(即清朝資料中所說的“大班”)。此時的小斯當東已經成為一個“中國通”,他不僅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非常熟悉,對清朝的國情也很了解。這一年,他還作為阿美士德使團的副使前往北京。
三、推動鴉片戰爭
當時,清朝方面要求阿美士德使團按照禮儀,向嘉慶帝行跪拜之禮,但這項要求遭到了小斯當東的堅決反對。其實在十幾年前,他就以跪拜之禮覲見過乾隆皇帝,如今以維護大英帝國榮譽為由表示拒絕。最終,這場覲見未能成行。1817年,小斯當東返回英國,進入英國國會工作,長期擔任議員,成為英國社會的“中國通”。
此時的小斯當東對清朝的外交進行了強烈地批評,譴責了這種朝貢式的外交政策,不過此時他依然主張和平解決中英問題??墒堑搅?839年,英國準備發動鴉片戰爭。在議會投票時,小斯當東成為了“關鍵少數”,他支持發動戰爭。最終,英國以271比262票通過了戰爭的決議。1859年,78歲的小斯當東病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