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黃埔,似乎不大“太平”。
原因無它,無非是倆大塊頭的一來一留——一邊是"鴿王"項目,黃埔高鐵站簽約終于實質性進展,另一邊是扎根黃埔半個多世紀的黃埔港,決定再干50年!
這一來一留的,可讓黃埔居民,吵翻天了!
高鐵黃埔站效果圖
“哈!?建高鐵站不是好事嗎,怎么會有人反對?”“黃埔港再不搬,一大片沿江真的浪費啦!”
贊成反對之聲不絕于耳,這究竟是什么情況呢?
有周邊居民反對!
高鐵落地是好是壞?
關于黃埔高鐵站的修建及位置,其實早在兩年前,廣鐵集團發布的《新建廣州鐵路樞紐廣州東站至新塘站五六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征求意見稿公示》中就有提到。
在當時公示一經發布,反對建高鐵站的聲音便有出現。
例如就有瑞東花園居民提交意見稱:黃埔站建設會占用瑞東花園與既有廣深鐵路中間的大片森林,沒有了樹林的阻擋,噪音和空氣污染會很大。
而官方則表示不予以采納,詳細可看下圖:
還有市民表示:建議規模可以縮減一點,官方回復同樣不采納,稱會單獨展開評估決定。
如今黃埔站再度爆出實質性消息,讓這位“鴿王”項目再度搬上臺面引起討論。
黃埔站的具體位置,就位于廣深鐵路以南、大沙東站以北,黃埔體育中心旁的海絲城片區內,周邊項目確實眾多。
贊成建設高鐵的網友認為:黃埔有新高鐵當然很好,極大方便居民出行全國各地,其它就不是老百姓該考慮的事。
高鐵能極大加快地鐵進度利好交通,肯定不反對!
對于黃埔站的建設,對魚珠CBD的發展至關重要,得盡快修建。
贊成的網友多半認為高鐵站開通,不僅能更加方便黃埔居民通行,而且未來對于片區的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而不贊成的網友則認為,會有噪音、粉塵環境污染影響周邊。
建黃埔站屬于重復建設,沒必要浪費財力物力,還不如建地鐵。
新塘站才剛建成,現在老黃埔的耽誤之急并不是建高鐵站。
更有網友留言:把新塘劃給黃埔再改個名不就好了。(似乎很有道理)
要我說,其實有些居民的擔心非沒有道理,畢竟周邊樓盤眾多,在未來施工過程中,通常難免會對周邊造成一些影響。
但也不用過于擔心,首先黃埔站雖有進展,但依然是八字還沒一撇。
最新規劃中的9臺21線,進展最快的是28號線(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和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工期都至少要5年以上,也就說最快都要2030年以后甚至更久才能通車。
因此黃埔高鐵站是個長遠規劃,附近居民以及購房者大可以放心,現在就開始擔心十年八年后的項目,完全是杞人憂天。
而且放長遠來看,高鐵站建成給老黃埔帶來的諸多效益,也將是不可估量的。
不僅是出行更方便,還會以高鐵站為核心打造“站城一體”的科創高地,將圍繞商業商務、體育文化休閑、科創研發等諸多功能,極大帶動板塊的更新速度。
來源:黃埔融媒
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拉客運營線路,或許只是黃埔站的基礎任務;吸引精英客,為黃埔高鐵新城、海絲城的更新打下基礎,才是黃埔高鐵站承擔的真正使命。
所以說黃埔建高鐵無疑是利大于弊的,高定調是有了,就看工期是否會如期推進了。
同時也希望官方多傾聽民意,妥善解決好噪音污染等問題,不然就屬于本末倒置了。
黃埔港
搬還是不搬?
這段時間引起爭議的,不止是地上跑的黃埔高鐵,還有海上運輸的黃埔港。
與高鐵站來不來的爭議恰恰相反,居民對于黃埔港爭議則是:究竟該不該搬走!
前兩年,也有市民在領導面板留言:稱黃埔港占據了大量的沿江用地,嚴重降低城市的宜居程度,切斷了臨江大道東延線,建議貨運碼頭搬遷、港口轉型升級。
官方回復則并沒有正面回應,但言下之意,便是暫無明確搬遷計劃。
而近期黃埔區政府發布的一則公示文件,則徹底給希望黃埔港搬遷的居民當頭一棒。
原文長達一百多頁,咱們直接說重點:黃埔中外運碼頭將擴建,升級碼頭泊位與港池面積,那么和它緊密連接的黃埔港,離搬遷就更遙遙無期了。
其次,碼頭經營時長延長到了50年!
這就意味著,如無特殊意外,中外運碼頭還會在原地經營50年,陪伴黃埔居民三代人,并且還要做大做強繼續擴大規模。
而從位置上看,中外運碼頭周邊樓盤同樣眾多。
而對于黃埔港原地擴大規模,便有周邊網友吐槽:天天看大煙囪鬧心。
:噪音和港口貨車眾多,也是周邊居民瘋狂吐槽的點。
更有網友稱一大片江景,真的被浪費掉了。
畢竟珠江無疑是廣州最稀缺的自然資源,和其他區的望江住宅比,黃埔居民只能看這樣的工業珠江,難免有落差。
來源:中外黃埔港報告表
:黃埔港,與老黃埔規劃的海絲城、魚珠數字經濟區等顯得格格不入,長期以往發展會停滯的。
其實持贊成黃埔港搬遷觀點的網友們,和上述黃埔高鐵站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認為其對周邊居民有噪音、環境等有影響。
但也有不少網友持反對觀點,認為沒有黃埔港養著一大批企業,就業早就出問題了!
沒有就業崗位,經濟不好,建再多房子有什么用?
也有網友提出,大工程搬遷無望,能重新設計交通,減少對居民的影響也可以。
總結不難發現,支持黃埔港留在原地的網友,大多數會從經濟和就業角度出發,認為黃埔港給黃埔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為如今黃埔飛速發展出不少力,搬走得不償失。
這一搬走,黃埔經濟發展,要打多少折扣?
兩大基建的矛盾
是否能共存?
其實我也能理解黃埔居民,為何對高鐵和黃埔港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一方面,黃埔港的貨物年吞吐能力超3000萬噸,貨物吞吐量在全市的占比高達15%,支撐著區內上百家相關聯企業,間接帶動物流等諸多崗位。
同時黃埔區內并沒有高鐵,甚至不能和花都白云坐一桌,黃埔也需要高鐵站為中心,打造科創高地,帶動板塊更新拉動經濟。
而黃埔GDP總量雖在廣州高居第二,但增速卻遠遠落后新興勢力海珠白云,因此在今年兩會,黃埔則是定下了增速為5%的KPI,壓力不可謂不大。
由此可見,無論是黃埔港,還是未來的黃埔高鐵站,黃埔的經濟發展都得仰賴它們。
另一方面,大 型基 建和工業發展, 與黃埔居民希望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形成了矛盾。
未來,黃埔要如何“港產城融合”,實現發展與生活的平衡,擺脫掉不宜居的標簽,還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
最后,對于這些“大塊頭”工程項目,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最后插播一則消息:
廣州PLUS看房團小程序已經正式上線啦,如果大家有任何購房需求,點擊進入小程序填寫相關資料,即可報名參與,報名成功后將有專業人士一對一跟進~
免責聲明:
本文對項目或產品的介紹,對項目周圍環境、交通、教育資源、商業配套及其它公共設施的介紹,均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作為任何購買要約,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本文涉及面積均為建筑面積。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