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5日,《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全球總票房已突破158億元人民幣(約合22.5億美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距離第四名的《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約22.65億美元)僅差約1.15億美元(按當前匯率折合人民幣6.23億元)。片方第三次宣布密鑰延期至5月31日,為最終沖刺提供時間窗口。
盡管國內單日票房已降至千萬以下,但延長上映策略仍貢獻了持續增量。例如,五一假期期間票房增長超1億元,顯示節假日觀影需求對票房的拉動作用。
比利時、英國、德國等37國上映后,首映場次座無虛席,法語字幕版即將推出,預計吸引更多非英語觀眾,馬來西亞票房突破5000萬令吉(約合人民幣8000萬元),成為當地華語電影票房冠軍;日本市場雖面臨文化認知門檻,但特效與敘事仍獲高評價,日語字幕版于4月4日上映后貢獻新增票房。
單日票房跌至600萬以下,清明檔與五一檔新片競爭激烈,排片率持續下降,歐美觀眾對“魔丸”“天劫”等東方神話概念接受度有限,北美市場依賴華人觀眾,非華裔轉化率不足20%。
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可能縮小票房差距。例如,人民幣升值至7.0時,158億元人民幣可折算為22.57億美元,直接超越《泰坦尼克號》,參考《泰坦尼克號》通過多次重映積累票房,《哪吒2》或可通過暑期檔IMAX版、未刪減版重映刺激增量。
《哪吒2》聯合130余家動畫公司、4000余名制作人員完成,80%的特效鏡頭采用國產技術,推動中國動畫工業化效率提升300%,影片通過“逆天改命”的普世主題與東方美學,在海外引發情感共鳴。例如,馬來西亞非華裔觀眾占比達12%,比利時觀眾稱其“跨越文化界限的治愈之作”。
即使未能登頂第四,《哪吒2》已刷新全球單一市場票房紀錄(中國內地貢獻超150億元),并證明中國IP的文化輻射力。
《哪吒2》的票房沖刺不僅是一場數字較量,更是中國電影工業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的集中展現。其成敗關鍵在于海外市場的持續發力與國內長尾效應的最大化。若最終超越《泰坦尼克號》,將標志中國電影正式躋身全球頂級票房陣營;若未能實現,其“破圈”經驗與工業化成果仍為中國動畫的未來鋪平道路。這場跨越24年的票房對決,無論結果如何,都已載入世界影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