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記者獲悉,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表示,美國與烏克蘭之間的礦產協議即將完成,相關討論工作仍在繼續。?4月26號,各國正要齊聚梵蒂岡,出席教皇葬禮。期間,澤連斯基跟特朗普舉行了會晤。在空曠的大廳,兩個人單獨進行了15分鐘的交談。兩個人到底交談了什么內容呢?澤連斯基在會談后發表了社交動態,指出會談的大致內容,全面無條件停火、建立和平制度防止沖突再次爆發、保護烏克蘭人民等。他還高度評價這次會晤,雙方進行了大量的交談,可能成為歷史性會晤。而對于對于美烏元首會晤,白宮也指出這是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對話。??
羅馬教皇方濟各的葬禮(資料圖)
那天雙方應該把最核心的訴求。拋給了對方。特朗普最想要的,一是停火,二是礦產。因為,4月29日,是他“百日執政”的時間節點,不管是俄烏停火,還是美烏礦產協議,都將成為他執政百日的“亮眼成績”。還有,他貿然發起的對等關稅戰,搞得怨聲四起,盟友倒戈,特別是中國強勢反制,美軍工企業斷了稀土供應來源,特朗普急切想找烏克蘭補充貨源。但眼下俄羅斯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沒有“甜頭”,大俄是不會“點頭”的。于是,威逼澤連斯基同意“土地換和平”方案,便成了特朗普的首要問題。?而澤連斯基堅持停火是解決沖突的前提,但美國方面并未給出明確承諾。對于烏克蘭加入北約,美國態度十分冷淡。據《華爾街日報》內部文件,若能在 6 月前促成停火協議,可拉動賓夕法尼亞、密歇根等搖擺州 3 - 5% 的軍工復合體選票。但這需要烏克蘭接受頓巴斯事實獨立,并向美資開放鋰、稀土礦開采權。澤連斯基則陷入絕望博弈,歐盟承諾的援助僅到位 23%,烏軍彈藥消耗巨大,他雖想以礦產換生存,但在美國無法保證和平到來時,也不敢輕易簽署礦產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耗時18天后,在經歷了爭吵、博弈與擱置之后,美烏談判有望重新走向正軌。然而,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尤其是對于烏克蘭人民來說。根據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雅羅斯拉夫·熱列茲尼亞克的透露,這份58頁的協議將“對烏克蘭構成災難性威脅”。1. 美方將主導管理事務并擁有否決權; 2. 收益優先流向美國,且烏克蘭需承擔補償差額的義務; 3. 協議無限期有效,美國可單方面禁止烏方對第三國出口資源; 4. 協議未包含任何安全保障條款,且要求烏克蘭償還過往接收的美援款項。??更扎心的是特朗普的算盤:他在采訪中直言,烏克蘭“必須接受現實”,否則“再戰三年就徹底完蛋”。這擺明了是給澤連斯基下最后通牒——要么割地求生,要么被俄羅斯“完全解放”。而澤連斯基的困境遠不止于此:美國已切斷對烏軍援,烏克蘭軍火庫存僅夠撐2 - 3個月。更別提收復失地。而且50%的資源收益被美國掌控,未來幾代烏克蘭人可能淪為“資源打工仔”。但如果澤連斯基若妥協,國內反對派會掀翻他;若拒絕,美國直接斷糧,他連競選連任都沒錢。?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資料圖)
不過,對俄羅斯來說,現在可能是結束沖突的最佳時機。這場沖突已經持續了三年多,俄羅斯已經為這場沖突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盡管普京說準備打一場百年沖突,但俄羅斯經濟幾乎一半都在為沖突服務。由于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經濟嚴重依賴軍工產業、軍費嚴重超支、通貨膨脹嚴重,再加上大量士兵在沖突中死亡,要長期支撐沖突一定會遇到更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現在俄羅斯可以利用特朗普對澤連斯基施壓的時機去爭取最大的沖突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