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更出名將,而且是戰(zhàn)爭烈度越強、持續(xù)時間越長,那個時期出現(xiàn)的名將、高手就越多,比如漢末三國和隋末唐初,那兩個人口削減大半的時代,出了比其他時期更多的英雄、名將。
武廟十哲中有李靖、李勣,七十二將中有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唐邢國公蘇定方、唐韓國公張仁亶、唐中山公王晙、唐耿國公王孝杰、唐河間郡王李孝恭、唐聞喜公裴行儉、 唐代國公郭元振、唐御史大夫張齊丘、唐汾陽郡王郭子儀。
蘇定方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說中是“壞人”,張仁亶、王晙、、郭元振、張齊丘是何許人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要是不看《神探狄仁杰》,可能也有人不知道王孝杰,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在隋唐小說中比較有名的六位“隋唐名將”——他們在小說中個性鮮明 ,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隋唐名將,就不能不提十八條好漢中的西府趙王李元霸和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這兩個“名將”都確有歷史原型,他們的老爹也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生了四個嫡子,那就是太子建成、秦王世民、衛(wèi)王玄霸、齊王元吉,三子玄霸就是李元霸的歷史原型,在小說中從老三變成了老四,至于玄霸變元霸,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清康熙皇帝名玄燁,所以連紫禁城北門玄武門也改成了神武門,玄霸自然要變元霸了。
宇文化及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宇文承基和宇文承址,在隋唐英雄小說中叫宇文成都和宇文成龍。
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隋唐第一第二條好漢,都被小說“強化”了:如果讓李淵帶著李元霸,再加上宇文化及帶著兩個兒子,這五人圍攻秦瓊,其結果一定跟三國時期韓德帶著四個兒子對戰(zhàn)趙云的結果一樣——兩家都會被銷戶。
李淵最能打的兒子是親王世民,其次是四子齊王元吉,最弱的一個就是被小說強化成大力神的老三:“衛(wèi)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yè)十年薨,年十六,無子。”
李玄霸薨逝的時候是大業(yè)十年,那一年李淵正以衛(wèi)尉少卿的身份,為征遼東的隋煬帝楊廣運送糧草,當時天下還沒有大亂,秦瓊還在齊郡通守張須陀麾下打盧明月呢——秦瓊是大業(yè)十三年才跟裴仁基一同加入瓦崗軍,并被李密用為內馬軍驃騎。
秦瓊在瓦崗軍的時候,是打敗過宇文化及的,當時弒君謀逆的宇文化及傾巢而出對決瓦崗軍李密(李密當時已經“歸順”東都越王楊桐,也就是“皇泰主”,并受封魏公,是以隋朝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的 身份“討逆”),自然是要帶著兒子們一同上陣的。
宇文化及打李密先勝后敗,就是敗給了秦瓊,這件事在《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和《新唐書·列傳第十四》中均有記載:“密與化及大戰(zhàn)于黎陽童山,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wèi)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zhàn),化及乃退。”
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都可以找到歷史原型,但他們都不是秦瓊一合之將,所以隋唐英雄系列小說,無疑是強化了李元霸宇文成都而弱化了秦瓊。
秦瓊是歲末唐初第一勇將、悍將,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雖然不能說如探囊取物,但也從未失手:“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寶亦以此頗自矜尚。”
關羽萬馬軍中斬顏良一戰(zhàn)封神,但秦瓊斬將搴旗卻是家常便飯,就連幾乎打遍唐軍無敵手的劉黑闥,最后也是敗在了秦瓊手里:“淮安王神通、將軍秦武通、王行敏前后討之,皆為所敗。黎州總管李世勣不能拒,棄城走保洺州。黑闥追擊破之,步卒五千人,皆歿于陣,世勣與武通僅以身免。劉黑闥引兵還攻洺水,行至列人(縣名,屬相州,在今河北肥鄉(xiāng)縣東北),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破之。”
秦瓊不但是悍將,而且具有統(tǒng)帥之才,要不是二百余戰(zhàn)耗盡體力,他后來的成就絕不會在程咬金之下。
小說中的程咬金只會三板斧,三招不能將敵人斬于馬下,他就只能拔腳開溜,但是在正史中,程咬金卻是可與秦瓊并駕齊驅的猛將、悍將,裴元慶的歷史原型、號稱“萬人敵”的裴行儼,跟程咬金相比也是略遜一籌:“世充來襲雄信營,密遣知節(jié)及裴行儼助之。行儼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于地。知節(jié)救之,殺數(shù)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jié)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于是與行儼俱免。”
程咬金“驍勇,善用馬槊”,正史中得此評價的名將還真不多,當年瓦崗內馬軍四驃騎,程咬金和秦瓊各領兩千人馬,地位是一樣的:“李密于軍中簡勇士尤異者八千人,隸四驃騎,分為左右以自衛(wèi),號為內軍。自云:‘此八千人可當百萬。’知節(jié)既領其一,甚被恩遇。”
程咬金和秦瓊一樣,先登、陷陣、斬將、搴旗陣陣落不下:“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并領左一馬軍總管。每陣先登,以功封宿國公。”
秦瓊的翼國公,程咬金的宿國公,都是唐高祖李淵欽封的,其含金量,遠高于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變中因“表現(xiàn)突出”而受封的吳國公——秦程二將是戰(zhàn)場殺敵,尉遲則是在兄弟鬩墻時大開殺戒。
李元霸宇文成都的武功被小說強化,秦瓊程咬金的武功被小說弱化,我們同樣很熟悉的裴元慶和羅成,可就不好評價了:裴元慶的歷史原型裴行儼名氣很大,但卻沒有斬殺敵將的記錄,最后跟裴仁基密謀滅王世充復立皇泰主,事機不密全家被殺。
裴行儼的武功多高不好評價,因為史書只說他很厲害,卻沒說他為什么厲害。更不好評價的,就是羅成:羅成在部分隋唐小說中“字士信”,但是另一部分隋唐小說中,又同時出現(xiàn)了羅成和羅士信兩位名將,其一是羅藝的兒子,其二為秦瓊的兄弟。
如果羅成是以秦瓊的兄弟羅士信為歷史原型,那么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如果羅成是以羅藝的兒子為歷史原型,那他就是因叛唐而被殺的逆臣之子,而且武功也十分稀松。
羅藝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卻不是好人:“藝性桀黠,剛愎不仁,勇于攻戰(zhàn),善射,能弄槊。武德三年,奉表歸國,詔封燕王,賜姓李氏,預宗正屬籍。”
開府儀同三司、燕王羅藝在妻子孟氏的蠱惑下反叛,失敗后在逃往突厥途中被部下騎兵斬殺,滿門被誅,連弟弟也掉了腦袋。
裴元慶(裴行儼)、羅成(羅士信)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七,但是很顯然,他們在正史中的武功戰(zhàn)績,都不如排名極靠后的秦瓊和根本就沒上榜的程咬金。
說秦瓊是隋唐第一高手,可能不會有太多反對意見,至于程咬金是一流高手還是超一流高手,熟讀兩唐書的《資治通鑒》的讀者也會給出公允的評價,最不好說的就是裴、羅二將:說秦瓊的姑母是羅藝的正妻或次妻,是不是對秦瓊的侮辱?李淵的四個嫡子和宇文化及的兩個兒子一擁齊上,能不能擊敗秦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