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言:"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真正睿智的人,懂得在言語上克制,在行動上積極。他們深知,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而那些糊涂人,卻總是口無遮攔,將不該說的話到處宣揚,最終自食惡果。
譏諷他人弱點的話,聰明人絕不說出口
《朱子家訓》里提到:"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隨意譏諷他人的弱點,就像往傷口上撒鹽,既傷害他人,也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愧疚。
畫家陳宇小時候跟著表哥在公園玩耍,看到一位年邁的環衛工大爺正在費力清掃落葉。表哥不但沒有同情,反而大聲嘲笑:"又老又邋遢,跟個老烏龜似的。"大爺聽到后憤怒地說:"我靠自己的力氣干活,不偷不搶,怎么就沒出息了?"
這句話讓陳宇羞愧至今。巴爾扎克說得好:"取笑會使一個人的心干枯,傷害所有的情感。"聰明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生軌跡,不會妄加評判。
背后嚼舌根的話,聰明人爛在肚子里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往往源于毫無根據的閑言碎語。在背后說人閑話,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后繳獲了大量袁紹部下與袁紹的往來書信。一些手下建議借此清查不忠之人,私下議論紛紛。
曹操卻明智地說:"當時袁紹勢大,連我自己都不敢保證能勝,更何況他們呢?"隨即下令燒毀所有書信,避免了內部動蕩。
《菜根譚》講:"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總在背后說人是非的人,很難有真正的好人緣,也容易埋下隱患。
顯擺自己成就的話,聰明人低調處理
古語云:"滿招損,謙受益。"炫耀成就容易招來嫉妒,傾訴不如意有可能遭人輕視。成就和財富都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過度張揚往往帶來反效果。
有個木雕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老板,總愛向同行炫耀自己接了多少大單、賺了多少錢、得了什么大獎。
結果在一次重要展覽前,他最得意的作品在運輸途中被人為損壞,調查發現是嫉妒他的人故意使壞。
《尚書》中說:"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能。"聰明人即便功成名就,也保持低調謙遜,深知"水低為海,人低為王"的道理。
守住口業,就是守住福氣
老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言語無需太多,貴在精當。這世間紛繁復雜,人心深不可測,一時的謹慎能換來一時的安穩,一生的謹慎則可保一生的順遂。
聰明人懂得,不該說的話爛在肚子里,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而那些糊涂人,卻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將不該說的話到處宣揚,最終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不僅是智慧的體現,更是為人處世的基本修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