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中學召開了“好爸爸家長會”,邀請初一新生的爸爸們來參會,還發(fā)布了“好爸爸十條規(guī)則”。
倡議他們積極參與家庭教育、與孩子定期溝通、有耐心、別讓父親育兒成為孩子的“奢侈品”。
先不說這個家長會是否能改變父親缺席的現(xiàn)象,但這個觀點絕對是目前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向。
爸爸摒棄“男人只需要掙錢”的糟粕觀念,主動承擔家庭事務(wù),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往小得說,是一個家庭的幸運,往大得說,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而那些習慣當甩手掌柜的爸爸們,大概率會將整個家庭拖入“焦慮的媽、缺席的爸、失控的娃”的深淵里。
好媽媽遍地都是,好爸爸卻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如何成為那個打著燈籠才能找到的好爸爸呢?
我想從一個媽媽兼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角度,給爸爸們5個建議(建議看到此文的媽媽們一鍵轉(zhuǎn)發(fā)給自己老公)。
01
尊重妻子,把感謝和支持的話掛在嘴邊
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么一句話:
一個人對妻子和母親的態(tài)度,就是對生活本身的態(tài)度,因為婦女--妻子和母親是新生命的最主要的創(chuàng)造者。
孩子對媽媽的態(tài)度,不僅取決于媽媽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也取決于爸爸如何對待媽媽。
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媽媽、尊重女性、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爸爸需要做的是:
◆尊重妻子的意見、傾聽妻子的需求,把“你覺得如何,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需要我怎么做”這些話掛在嘴邊。
◆看到妻子的付出,感謝妻子的勞動,在妻子忙碌了一早上做了一大桌子飯菜后,真誠地說一句:簡直太豐盛了,謝謝你,辛苦了,最好當著孩子的面說。
◆關(guān)心妻子的情緒,并提供幫助,比如看到妻子焦慮了,主動和她聊聊天,充當傾聽者,然后想辦法提供支持和幫助。
孩子從爸爸的言行舉止中,學會了如何在語言上尊重媽媽,在行動上關(guān)心媽媽,自然而然的也就模仿起來,把自己的愛與尊重、關(guān)心與支持傳遞出去。
爸爸、媽媽、孩子之間相互關(guān)愛,這個家庭就會越來越幸福。
孩子這種尊重女性、愛與道德的早期認知,只能來源于爸爸。
02
積極承擔家務(wù),勤快不偷懶
既然是家務(wù),那就是家里的每個人都該承擔的義務(wù)。
但現(xiàn)實情況是卻是女性承擔絕大多數(shù)家務(wù)活,太多男性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巨嬰。
當一個人的時候,家務(wù)活是一種生活自理能力,承擔家務(wù)意味著能照顧好自己。
當組成家庭的時候,家務(wù)活則是一份責任,承擔家務(wù)意味著有能力照顧好別人。
作為爸爸,需要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和照顧別人,這是孩子長大后能夠生存、有能力經(jīng)營家庭的前提。
不要讓媽媽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家務(wù),爸爸應(yīng)該積極主動的和媽媽打配合。
媽媽洗衣服,爸爸就去拖地
媽媽收拾廚房,爸爸就去打掃衛(wèi)生間
媽媽做飯,爸爸就去洗碗
一個整潔、干凈、有序的家,是爸爸、媽媽、孩子一起合作勞動的結(jié)果,每個人都在為這個家做貢獻,沒有人可以躺在那里啥也不干。
這是多么樸實而又珍貴的教育。
《給父母的建議》一書寫到:一個家庭,如果在幼小的孩子眼里,年輕的父親總在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幫助妻子,妻子的忙碌和操勞漸漸變成他的忙碌和操勞,那么,這個家庭就成了對孩子進行情感和道德教育的學校。
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有擔當、能負責、勤勞的人,是爸爸不可推卸的職責。
03
當孩子的正面榜樣,別當孩子的反面教材
很多爸爸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你可不能像我一樣
我就是因為沒好好讀書,才找不到好工作,所以你要好好學習
我就是因為小時候挑食,才長不高,所以你不能挑食
爸爸以為把自己樹立成一個反面教材就能鞭策到孩子,實際上是貶低了“父親”這個稱號,給孩子的內(nèi)心帶來巨大的沖突。
孩子看到的是一個什么都做不好的人,而這個人又是自己的爸爸。
這種想要敬愛爸爸,但又要提醒自己站在爸爸對立面,避免自己成為爸爸那種不好的人的感覺,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發(fā)展。
何為父職?
《如果父愛缺席》中是這樣描述的:爸爸有一個獨有的功能就是成為孩子的英雄,英雄的特點是:有號召力,能夠成為表率和榜樣。
爸爸參與育兒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為孩子的正面榜樣。
◆想讓孩子勤勞,爸爸自己就要勤勞。
◆想要孩子好好吃飯不挑食,爸爸自己就不能挑食。
◆想要孩子喜歡看書,爸爸自己就要經(jīng)常拿起書看。
教育孩子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
難的是爸爸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偏偏要求孩子要做到
簡單則是爸爸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那樣的人。
要想當一個讓孩子又敬又愛的好爸爸,就得不斷鞭策自己,成為孩子可敬可愛的榜樣。
“我長大以后,要成為和我爸一樣優(yōu)秀的人”和“我長大以后,千萬不能成為我爸那樣的人”。
孩子的這兩句話中,爸爸最想聽到的應(yīng)該是前一句吧。
04
只有真心陪伴孩子,孩子才能像愛媽媽一樣愛你
孩子對媽媽是天生的依戀關(guān)系,因為孩子是媽媽生的,所以每個孩子會本能的愛媽媽。
孩子對爸爸的愛是在后天父子/父女的互動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是需要爸爸付出很多陪伴才能獲得的。
如果爸爸從來都不陪孩子、陪孩子的時候只玩手機、經(jīng)常打罵孩子、對孩子缺乏耐心,孩子是不會喜歡爸爸的。
要想讓孩子像愛媽媽一樣愛爸爸,爸爸就要付出比媽媽更多的努力,在原本就不多的親子互動時間里,用“愛”來陪伴孩子:
◆陪孩子玩孩子想玩的游戲,即便游戲很幼稚,也要盡力配合他們。
◆不要偷懶,讓手機、電視幫自己帶孩子,除非手機電視是孩子的爸爸。
◆每周抽出一兩天中的一兩個小時,陪孩子運動吧,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爬山、游泳,把喜歡運動的種子埋進孩子心里,并用心澆灌。
◆根據(jù)自己下班的時間安排陪孩子讀書的計劃,一本一本地讀,堅持不懈地讀。
我聽過很多媽媽抱怨孩子不喜歡爸爸,問我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改變對爸爸的看法,多與爸爸親近。
這個問題顯然是因果倒置了,我們應(yīng)該先讓爸爸回憶: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才讓孩子這么不喜歡自己。
繼而再去思考:自己該做些什么,才能讓孩子喜歡自己。
05
每周獨自帶娃一天,當一天全職爸爸
我家有一個規(guī)定:每周日是爸爸獨自帶娃日。
這個規(guī)定從我兒子3歲起一直執(zhí)行到7歲,未來還會繼續(xù)推行,刨除爸爸周日加班、生病等特殊情況,這個規(guī)定執(zhí)行了60%是有的。
為什么要制定這個規(guī)則呢?
因為我發(fā)現(xiàn)只有讓爸爸親自執(zhí)行帶娃這個事情,帶娃這個詞在爸爸的腦海里才會有具象。
否則他們永遠不會知道帶娃是一項龐大又繁雜、費心又費力的事情。
孩子在與爸爸單獨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慢慢喜歡上爸爸,父子/父女情感在互動中快速升溫。
當然,媽媽們可不要對爸爸帶娃的要求太高,因為他們總是忘記我們叮囑過的事情。
像我家這位爸爸,每次帶娃都會忘記給兒子點眼藥水,所以最開始我對爸爸的帶娃期待就兩點:活著、沒丟。
只要爸爸能夠堅持獨自帶娃,就要獨自解決帶娃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切困難。
慢慢地,他們也就成長起來了,逐漸掌握當爸的各項要領(lǐng)。
這些獨自帶娃的日子,未來也會成為專屬于爸爸們的美好回憶。
別到老了的時候再去遺憾,自責當初陪孩子的時間太少。
以上就是做好一個爸爸的5個建議,很簡單對吧?
但是再簡單的事情長年累月重復地做就不簡單了,所以各位爸爸們,要加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