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吳啟樹:當好“風雨守望人”
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通訊員 李冬梅 李盛芳 文/圖
“預報的準確率總是達不到100%,只能是盡力減少預報與實況的誤差,所以每次做預報不管做得多好,還是有需要努力的地方。”近日,記者見到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吳啟樹,他正在辦公室里復盤強降水過程的預報資料,修改預報算法。
吳啟樹(前)和同事一起研判天氣情況。
預報天氣、整理數據、編寫程序……這些常人看來枯燥、繁雜的工作,吳啟樹20多年來始終樂此不疲。
1996年,吳啟樹從成都氣象學院大氣科學專業畢業后,一直奮戰在氣象預報一線。“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設備簡陋、觀測點少,預報員僅能根據有限的數據,以及個人的經驗進行預報。”他回憶說,工作初期患得患失是常態。“比如自己預報晚上會下雨,下班到家雨還是沒下,自己便會輾轉難眠,直到雨落下才能踏實休息。”
東南沿海地區地形復雜,區域降水預報誤差大。為解決這一難題,2013年,我省啟動精細化氣象格點預報業務建設,確立以國產模式“福建OTS算法”作為迭代開發的核心預報技術。
2015年,全國青年運動會在福州召開,第一代“福建OTS算法”應運而生。當年,青運會室外賽事有12個大項,分散在全省10個賽區、幾十個場館。場館多、天氣要素多,傳統以人工為主的氣象預報難以滿足賽事要求。
作為青運氣象臺首席專家組成員之一,吳啟樹應用第一代“福建OTS算法”,主導開發的逐小時多要素多場館精細化預報服務產品成為青運會預報制作的首要參考產品。
“賽事期間,10月低溫平均絕對誤差低于0.8攝氏度,高溫平均絕對誤差低于0.9攝氏度,晴雨準確率高達90%以上。”吳啟樹介紹說,當時這個產品的多數預報結論都優于人工預報,彌補了傳統天氣預報時空分辨率不足的問題。
“但做預報就像摸天花板,無限接近,又永遠摸不到頂。”雖然自己主持的研發產品得到預報員廣泛應用,福建預報的準確率穩步提升,但吳啟樹從不驕傲自滿,對于預報工作的準確率仍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年來,吳啟樹將視線轉向多模式和多源觀測數據融合的短臨預報技術方法研究。在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短臨預報預警服務體系可提供自動生成分鐘級滾動式短臨預報預警產品。
基于他研發的成果短臨預報技術方法,我省汛期預警提前量同比提前17分鐘;2022年主汛期福建兩次持續性暴雨過程的暴雨預報TS評分,較全球領先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全球模式(ECMWF)平均提高率達49%。
吳啟樹團隊的這些成果不僅造福了八閩百姓,還獲得同行認可。近年來,“福建OTS算法”被北京、浙江、云南等地氣象部門引進和借鑒。
當被問及算法越來越優異,是否擔心天氣預報員被取代,吳啟樹堅定地表示,不會。他解釋說,由于天氣復雜多變,尤其是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模式和智能的預報仍存在不足,這時預報員就要利用多年積累的預報經驗來彌補模式預報的不足。
來源:福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