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進行地軌式焊接機器人焊接工藝參數、焊接方法研究。
焊接電弧溫度近8000℃,環境溫度40℃以上,厚重的焊工服、防護面罩、防塵口罩全副武裝——這便是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楊林總廠電焊工高級技師李亞的日常工作條件。焊槍為針、焊條為線,焊花飛舞中,一條整齊的焊接“魚鱗紋”出現,他露出滿意的微笑,繼續焊接下一條焊縫。“電焊工就是在鋼鐵上‘繡花’的人,師傅告訴我,一名優秀的焊工是用數以噸計的焊條和鋼板堆積而成的。”李亞說。
2009年,24歲的李亞從云南銅業高級技工學校畢業,進入云南建投集團工作,跟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胡相偉學習。李亞對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師傅的指導下,每天與五六十公斤的焊絲為伴,憑著超強的悟性和耐力練就了精湛的技藝,并在參與建設云南省多個標志性工程的過程中不斷刷新技術高度。
2017年,李亞所在公司承接了香麗高速公路虎跳峽金沙江特大橋構件制作任務。這座大橋橫跨金沙江峽谷,建造時采用獨塔地錨式懸索橋結構,鋼桁梁由59個節段組成,節段與節段之間全用螺栓連接,一個節段長26米、寬13米、高6米,構件制造精度只允許偏差0.6毫米。
面對行業公認的加工難題,李亞帶領團隊花了兩年多時間,做了97組焊接試驗,最終使全橋39萬顆螺栓穿孔率達到99.8%,59個節段2500榀構件實現標準化制作,桿件制造精度能夠相互替代使用,達到了業內一流制造水平,填補了云南省大跨度鋼桁梁制造安裝的空白。
“我喜歡琢磨技術,有時候幾天幾夜都在思考怎么攻克難題。”李亞始終認為,堅守匠心就是要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厚板焊接在鋼結構制造領域一直是個大難題,在板厚達到110毫米、焊接難度D級的昆明華潤拓東商務中心項目中,李亞帶領團隊研究并應用多層多道錯位焊接的新工藝,攻克了超(特)厚板焊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中老高速公路萬象至萬榮段建設中,他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攻堅克難,用65天時間完成了全線8座鋼箱梁橋的制作任務,為老撾第一條高速公路提前13個月通車奠定了基礎。
李亞還參與了昆明南站、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昆明萬達廣場、永仁大橋等標志性工程的焊接工作,將匠心熔鑄在高山、峽谷、廣廈間,先后榮獲云南省焊接技術狀元、云南省勞動模范、云南省最美職工、云嶺工匠、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
“李亞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后,他接過師傅的衣缽做好“傳幫帶”。近年來,他帶領團隊解決了200多項重大焊接難題。他們自主研發的“四絲氣體保護焊設備”,完全取代了人工操作,實現厚板大截面箱型構件熔透焊縫的自動化焊接,焊接效率提高了3倍。近年來,工作室培養出云南省焊接技術狀元3人、云南省焊接技術能手11人。
從一名焊接新手,一步步成長為“技能大師”,李亞對創新的求索和對行業的熱愛始終不變。他說:“那一道道焊縫就是我堅守的陣地,我愿一生堅守匠心,以技藝為筆描繪壯麗山河,讓夢想在弧光焊花中綻放。”(記者 郎晶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