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風”到底是什么檔次的戰機,為什么大家都在吹它?咱們先不下結論,只能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陣風戰斗機,音譯為拉斐爾戰斗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設計制造的多用途第四代半戰斗機,號稱能擊敗殲-20的神機,如今也淪為了笑話。
就在昨晚凌晨至7日中午,印巴在克什米爾爆發激烈戰斗,巴方稱巴方控制區內多地遭到印度攻擊,印巴空軍爆發激烈空戰,印度空軍五架戰斗機被擊落,根據巴軍方公開的信息,其中就有印度空軍最先進的陣風戰斗機!
此戰過后,孰強孰弱一目了然,巴鐵使用的反擊導彈為紅旗-9BE或PL-15E,目前還沒有得到具體的官方通知。
據《參考消息》報道,戰后莫迪政府好像有些不服氣,印度空軍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出動了“陣風”戰機,上演一場空中演練。
從軍方調動規模、演習時間安排,再到媒體的宣傳,可以看作一次對巴基斯坦的心理戰,再次向巴鐵施壓。
而在這背后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巴基斯坦,而是法國總統馬克龍。
畢竟這款法國產的“陣風”戰機剛剛在印巴沖突中被擊落三架,而巴方自己沒有公布任何戰損,顯然,這次沖突中,印度是失利一方。
這讓剛向法國下單采購新一批陣風戰機的印度總理莫迪,感到極不舒適,距離印度與法國簽署追加采購20多架陣風的協議還沒過去多久。
協議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參與推動。
莫迪政府希望借助陣風提升印度空軍質量,特別是在高原和邊境方向上對抗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能力。
但現實打臉來得還真快,莫迪就不能使用“先用后付”的特權嗎。
剛到貨的陣風就在克什米爾方向實戰中“折戟沉沙”。這不僅讓印度國內軍方和民眾士氣受挫,也讓莫迪對法國的軍火實力產生了質疑。
對法國達索公司而言,這本是一場“買家秀”,卻成了翻車現場。
相對較陣風的表現,巴鐵得到的中國產殲-10CE戰機可謂是全面壓制。
殲-10CE并非代價高昂的五代機,而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四代半多用途戰斗機。尤其是在與中國提供的ZDK-03預警機配合下,殲-10CE實現了真正的超視距打擊。
霹靂-15空空導彈在巴空軍手中如臂使指,印度空軍尚未進入攻擊距離,己方戰機就已遭攔截。在地面,巴基斯坦部署的紅旗-9BE遠程防空系統,則形成了第二道嚴密的防空屏障。
當印軍戰機試圖脫離空戰進入返航階段時,紅旗-9BE迅速發揮作用,對其完成地面壓制。如此空地協同體系,使得印度空軍無從施展。
這次戰事,反而為中國免費打了廣告,很多中東國家也在緊盯巴基斯坦空軍的表現。不少國家已對中國產戰斗機和導彈表現出濃厚興趣。
殲-10CE和紅旗-9BE組合在實戰中的亮眼表現,吸引了眾多國家的眼球。
這對法國來說,則是一次差評,影響極深。尤其是馬克龍政府正在推動與希臘、克羅地亞等國繼續擴大陣風戰機出口。
如果印度作為最大使用國都出現頻繁戰損,其他潛在買家自然會重新考慮。
但印度空軍或者還得繼續買,倒不是因為“陣風”性能多先進,而是印度眼下沒得選。
印度國產“光輝”艦載型尚未正式服役,仍存在大量技術和適配問題。美制F/A-18雖然具備成熟艦載能力,但引進后涉及大量培訓、后勤系統重建,短期內難以投入使用。
而俄制米格-29K早已因頻繁墜毀和維護成本高昂,被印度海軍內部所抵制。所以印度海軍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眼下真正適配的艦載戰機,基本上就只有陣風戰機一種。
所以現在莫迪就是在“死撐”,很不服氣但又沒有辦法,只能再次拿演練重振雄風。
在沖突發生之后,印媒在對內報道中盡量避免提及陣風損失,強調印度戰機“完成任務后安全返航”。甚至對外釋放的演習畫面,也特意選用了陣風升空訓練的鏡頭。
試圖制造一種“我們還在掌控局面”的印象。再次進行的空中演練也在進一步提高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虛張聲勢。
陣風戰機再次升空,馬克龍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陣風這筆生意本來是一張好牌。
但印度戰場上的失利,讓整個牌局變得撲朔迷離。
繼續賭下去,可能連陣風的聲譽都賭進去了。
但不賭,印度眼下的空軍和海軍也撐不下去。
這一把莫迪或許早已敗局已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