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河南一男子家中祖傳圣旨,被文物局專家“借”走26年,男子多次討要卻被拒絕,專家:已經捐贈給國家。男子一怒之下將文物局告上法庭。
法庭如何判,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什么?無時無刻不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男子來自于河南開封,開封,作為文化古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男子祖上地位顯赫,是當時的“豪門大戶”,道光皇帝親自任命男子祖上為武官,圣旨也是那時候下達的。
圣旨是圣物,任命圣旨更應該好好珍藏,不僅僅是一份榮譽,若是丟了,還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情,重則直接誅九族。
圣旨作為“圣物”被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起初,男子并不知道家中有圣旨這般文物,還是父親臨終前,將一個小盒子托付到他手中。
“這是道光皇帝任命祖上為武官的圣旨,代代相傳,如今我大限將至,將圣旨交予你,兒啊,務必要保存好,不能有任何閃失。”
男子聽到父親的臨終囑咐,重重點頭,小心翼翼將圣旨收起來,自此之后,那圣旨就成為了男子對父親唯一的念想之物。
男子不在乎這圣旨是否是文物,也不在乎這圣旨價值幾何,他認為,那圣旨是父親臨終前的囑托,自己答應了父親,無論如何,都要將圣旨好好保管。
男子所在的村莊巴掌大,這種小事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一傳十、十傳百,傳的有鼻子有眼,引起了專家們的好奇與重視,無論是真是假,專家們都決定前往男子家中走一趟,說不定有意外收獲。
1985年的一天,一伙穿著中山裝,帶著金框眼鏡的專家們敲響了男子家中的大門,專家們文質彬彬,很是有禮貌,主動開口詢問:“聽聞您家中有祖傳圣旨,這是真的嗎?”
男子看專家們語氣溫和,且都亮明了身份,心中的警惕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點點頭,表示自己家中確實有一份祖傳圣旨。
專家們一聽,心中大喜,對視一眼,隨后一位專家提出請求:“我們都是研究清朝歷史的專家,希望可以看一看您手中的圣旨?!?br/>男子一聽,還能為國家做貢獻,若是讓清朝歷史進一步被挖掘,圣旨存在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意義,想到此處,男子十分爽快,馬不停蹄回到房間取出了圣旨。
專家們一看大驚失色,顯然,圣旨確實是文物,符合道光年間的歷史。
“這圣旨很有研究意義,不應該被埋藏,若是上交國家,讓更多人看到,這才是它存在的意義?!?br/>幾名專家同時開口,勸說男子將圣旨上交,但男子的反應卻很強烈,無論專家們如何勸說,就是一個勁兒的搖頭。
“不行,這是我祖傳的,我父親臨終前,讓我一定要好好保管,我不能違背父親的遺愿?!?br/>專家們一聽,也覺得不能勉強,但清朝歷史還是要研究的,于是便主動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表示“借”圣旨一段時間,等研究結束之后再歸還。
男子一想,這也確實算是一個辦法,既不違背父親臨終遺愿,又能夠讓專家們研究清朝歷史,也是一舉兩得了,便欣然同意。
專家們打下一張“借條”,隨后帶著那份圣旨離開,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圣旨一“借”就是整整26年。
在此期間,男子多次尋找專家“討要”圣旨,皆被拒絕了,專家們給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是在研究,就是圣旨“出差”了,還需要一段時間。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眨眼,竟過去了整整26年,等到男子再見到祖傳的圣旨時,竟然發現,那圣旨被明晃晃放到了博物館進行展覽,男子心中很是疑惑不解。
一番思考后,男子找到當初給自己打“借條”的專家進行詢問,誰料,專家卻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表示:“已經捐贈給國家!”
這下子,男子瞬間就怒了,圣旨是自家祖傳的,專家們怎么能在未經過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就主動將圣旨捐贈給國家呢?
一怒之下,男子將專家們所在的文物局告上了法庭,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法庭做出了公平公正的判決。
男子以專家們26年前打下的“借條”作為證據,成功拿回了“傳家寶”。
對于此事,你們怎么看呢?
信息來源:環球網——2015-10-22《河南村民狀告文物部門:霸占我家傳圣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