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9年,這一年,歲月還算靜好,沒有什么大事發生,但有一個人卻很郁悶,他就是愛新覺羅·旻寧,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道光皇帝。
道光的煩惱跟我們普通人挺像,一個字,窮。
為啥窮?兩個字,鴉片。
究竟是咋回事呢?這就不得不提那個著名的地球攪屎棍,大英帝國。
英國人熱衷貿易,最大的愛好就是把自己的工業品賣到全世界。
當時的地球村,大部分村民都還處于農業階段,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所生產的初級工業品那是相當的受歡迎。
幾個亮晶晶的玻璃球就可以在非洲酋長們那里換好幾個身強體壯的黑奴。
全世界都愛英國貨。
然后有一個地方卻成了例外,中國。
那些讓英國人引以為豪的自鳴鐘等工業品完全無法勾起中國人的興趣,反倒是中國生產的茶葉和絲綢,成了英國紳士大老爺們的最愛。
倫敦的名流們,每天午后要是不來杯產自中國的下午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上流人士。
就這樣,詭異的一幕出現了,通過自由貿易在全球瘋狂賺錢,攫取財富的英國商人們,折戟在了中國市場。
中國在對英貿易中取得了完勝,每年都可以獲取巨大的順差。
資本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作為最早一批的資本家,英國商人可謂把這句話詮釋的淋漓盡致。既然正經做生意賺不到錢,那就不正經。
他們想到的辦法就是萬惡的鴉片,在印度大規模種植鴉片,然后販賣到中國,從而賺取大量金錢。
鴉片這玩意沒什么好介紹的,其實很早就傳到中國了,只不過當時是作為藥用,可以鎮痛,在治療咳嗽、瀉痢、中風等疾病時都是首選藥物。
雖然人們也發現了它的副作用,那就是過量服用會成癮,中毒。但是因為這東西價格高,也很少有人能夠隨心所欲的服用,所以并沒有流傳開來。
明朝末年,鴉片已經不再是生食,而是熟吸,也就是用煙槍加熱抽吸。相比生食鴉片,熟吸讓鴉片里的嗎啡成分更深入股骨,讓人更加舒暢,忘卻世界一切煩惱,但造成的危害也更加大,更容易上癮。
不過還是那句話,因為貴,所以也就是在東南沿海的富人圈里面比較流行,不至于產生太大的社會影響。
可是,英國人處心積慮的大量種植鴉片,并瘋狂的販賣到中國,打破了這種多年來的平衡,鴉片價格暴跌,再加上它的高成癮性,很快就在全國蔓延開來。
總有人會拿鴉片跟大麻來對比,覺得人家美國大麻都合法了,也沒見怎么樣,當時清政府對鴉片的反應也太過度了。
這么說吧,如果毒品有學歷的話,大麻充其量就是個幼兒園水平,吸多了最多也就是心跳加快,異常興奮外加胡言亂語。并且吸食者對其產生的更多是心理依賴,比較好戒斷。
而鴉片則完全不同,少說也是個高中畢業生,食后出現惡心、頭暈,過量可致呼吸衰竭死亡。吸食者對其產生的是生理依賴,非常難戒。
對了,鴉片還有個衍生品,叫海洛因,正宗的毒品界大學畢業生。
在鴉片貿易的影響下,中國很快就從對英的順差變為了逆差,而且越差越大。
據統計,1821-1840年間年均外流白銀約500萬兩,總量超1億元(相當于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1/5)。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銀子一直是主要流通的貨幣,但偏偏我們又不產銀。這就導致了,我國市面上流通的銀子,絕大部分是要靠對外貿易,從外國賺進來。
那么,當白銀大量外流,市面上缺少流通的銀子以后,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呢?我給你掰指頭盤一盤。
第一:政府沒錢了,因為清朝收稅收的是銀子,民間銀子少了,稅收也就減少,想給官員發俸祿、想給軍隊發工資、想修個水利賑個災就更難了。這就是為什么道光會愁眉苦臉,因為窮啊。
第二:老百姓沒錢了,老百姓一般賺的都是銅錢,交稅時候要把銅錢換成銀兩,銀子少了,那么一兩銀子就需要更多的銅板來換,雖然稅率不變,但是老百姓的實際稅負增加了很多,據統計,大約能增加50%。
第三:沒糧食了,很多百姓看到種植罌粟賺錢,就荒廢了良田改種罌粟。靠天吃飯的大清,一旦碰到荒年,那就是可怕的蔓延式饑荒。
第四:經濟系統崩了,為了應對沒銀子的窘境,清廷只能大量增發銅幣,導致銅錢貶值,當時的一些大城市里,米價上漲了4倍之多,更加民不聊生。
第五:沒人了,鴉片一旦成癮,吸食者就廢了,一個家庭往往也就毀了,一片田也就荒廢了,大清的統治基礎就這樣被一點點的動搖。
說到這,估計是個人都能看明白,要這樣下去,再來個十年八年,那是要亡國的啊。
道光雖然沒什么能力,在帝王中最多算是個平庸之資,但這點道理還是能看明白的。那還有什么好說的,給我禁唄。
其實清朝不是沒禁過煙,從道光他爺爺乾隆那時候起,就一直在禁煙。禁了幾十年了,鴉片是越禁越多,究其根源,販賣鴉片早就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鏈條,各級大小官員很多都被鴉片販子買通了,哪有那么好禁。
所以這一次,道光派出的是絕不可能被收買,對道光忠心耿耿的當朝第一良臣,林則徐。
林則徐,這是一個在近代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他的功績和歷史地位,從謚號“文忠”中就可看出。
文忠,在中國古代,是僅次于文正的頂級謚號。每一個獲此殊榮的大佬,都是在中國歷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佬級人物。
比如唐朝的顏真卿;比如宋朝的蘇軾、歐陽修;再比如明朝的張居正。
那么,我們的林則徐,林文忠公,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簡單來說,他完成了一項“三個一”工程。
他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壯舉;打開了一個邪惡的潘多拉魔盒;開創了中國歷史上一段悲壯、混亂、可歌可泣的時代。
虎門,這個讓林則徐功成名就,但又永遠不愿再回憶起來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些什么故事?下一節我們再詳細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