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前不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舉行會談。王毅表示,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全面戰略伙伴。中伊友好歷經國際風云考驗,發展中伊關系是雙方共同的戰略選擇。近年來,中伊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在相互支持中深化政治互信,在務實合作中拉緊利益聯結,在應對單邊霸凌的斗爭中團結協作,中伊關系的戰略成色更加突出。當今世界亂象頻生。國際社會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團結一致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特朗普(資料圖)
王毅外長強調了三句話,第一是贊賞伊朗關于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第二是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第三是支持伊朗與包括美國在內各方開展對話。據此前報道,美國擔心伊朗保留核能發電站,會在以后有機會重啟核試驗,但是作為發展權利,伊朗拆除核電站損害自身利益。所以中方這次強調的三句話非常關鍵,伊朗已經承諾不發展核武器,中方也尊重伊朗和平使用核能,那么其實美伊談判的分歧,根本不在于無法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而在于美伊對峙多年,雙方沒有戰略互信。
美國與伊朗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第三輪間接談判,持續約6小時后結束。本輪談判在延續此前兩輪高級別對話基礎上,首次引入專家級技術團隊磋商。下一輪高級別會談初步定于5月3日舉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伊核問題談判已進入更具體的技術性議題階段,但伊美雙方在宏觀層面與細節問題上均存在明顯分歧。分析人士認為,談判的目標更多是防止局勢失控,而非在短期內達成全面協議。
特朗普(資料圖)
這次談判是美伊試探性接觸的延續,雖在形式上維持對話,但核心分歧未解:伊朗要求“平等尊重”與制裁解除,美國堅持“核能力去武器化”與擴展議題。雙方信任缺失、戰略目標對立,加之美國內部分歧與地區博弈,短期內難以達成實質性協議。 雙方保留對話意愿,第三輪談判的籌備表明外交解決仍為優先選項。美國是否愿提供具法律效力的保證,以及伊朗能否在核政策上展現靈活性。若僵局持續,地區安全與全球能源市場將面臨更大動蕩風險。
事實上,特朗普還是比較積極樂觀,特朗普甚至表示愿意和伊朗最高領導層直接面對面地去談。直接見面最直接,所以特朗普認為如果見面的話,美伊雙方就有望達成新的協議。最高領導層指的是誰?哈梅內伊也行,佩澤希齊揚也行,無論是誰特朗普說我都愿意見。見的目的就是希望最終能夠達成美伊之間的協議。
特朗普(資料圖)
另外,內塔尼亞胡晚些時候在耶路撒冷發表講話稱,唯一的“好協議”將是拆除伊朗“所有核基礎設施”,類似于2003年利比亞與西方達成的協議,該協議要求利比亞放棄其核、化學、生物和導彈計劃。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將伊朗核計劃視為對其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脅,內塔尼亞胡堅持認為任何與伊朗的談判都應導致其徹底放棄核計劃。據悉,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已告知內塔尼亞胡美國目前不愿支持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但以色列仍未排除未來幾個月內發動襲擊的可能性。
內塔尼亞胡要求,不僅要讓伊朗徹底拆除核設施,而且要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發展。意思就是,把伊朗的拳頭砍了還不夠,還要砍掉伊朗的胳膊。這個要求,伊朗能不能接受呢?還是為了發展經濟,為了讓解除制裁,伊朗忍氣吞聲,接受美國的條件呢?當然,這是內塔尼亞胡提出來的,而且是公開提出來的,他希望美國的談判人員,能將此列為談判的一個重要目標。美國人不知道會不會接受,伊朗一定不會接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