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區,民營企業已成為驅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動能,為了助力企業發展,大興區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著力破解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助力轄區民營企業跑出“加速度”。
在北京大興南部,有著“中國藥谷”之稱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目前入駐企業已達4000余家。麥邦光電的成長,是基地眾多企業的一個縮影。公司成立于2004年,依托完全自主創新的成熟技術,推出心電、血壓、血氧等20余種監測產品。經過20多年的發展,麥邦光電從監測產品進入急救領域,如今轉戰血液方面產品,形成了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體系。公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北京麥邦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潤令表示,我們的配套資金、貸款的貼息都是由大興的政策給我們的,所以我們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研發上去,我們研發的增長率也非常高,每年都在10%以上。
清航空天是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新型高科技轉化機構,致力于連續旋轉的爆震燃燒技術的應用。公司于2019年4月注冊成立。最初,公司選擇在浙江嘉興發展,又轉遷至海淀,但受到實驗環境限制,隨后于2021年6月遷至大興。大興區具備商業航天10條政策,為公司提供了三年房租50%的補貼等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在發展過程中,公司不斷拓展經費來源,既有科技部重大專項等國家級撥款,也有地方政府經費支持,企業也進行了多輪融資,上一輪投后估值達到15.6億元,為公司的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清航空天公司副總經理于寧表示,我們這個企業是屬于非常典型的高科技企業,只有在北京這種高知識密度的這個大都市,才能支撐我們這個研發,在北京很少有能做這種大規模的,設計燃氣輪機這個整機實驗,大興這兒是少數可以做這個實驗的地方。
目前,大興區已經構建起了涵蓋氫能制、儲、運、加、用的全產業鏈,落地企業達230余家,產業聚集效應顯著。未來大興區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吸引更多具有自主化突破能力和高成長性的企業入駐,形成更加完整、高效的產業生態系統。
大興區發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科科長易立表示,近年來大興區秉持企業站C位的服務理念,我們將圍繞臨空經濟、生命健康、未來能源、氫能等核心主導產業持續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全要素資源的保障,為支撐民營企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BRTV新聞(記者 陳思如 韓鵬健)
編輯:孫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