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5月2日報道,2025年4月28日,美國陸軍在"肩并肩2025"聯合演習期間首次于印太地區對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高功率微波(IFPC-HPM)系統進行實彈測試。此次試驗在菲律賓三描禮士省圣安東尼奧的萊奧維吉爾多·甘蒂奧基海軍基地實施,標志著定向能武器在熱帶海洋作戰環境中的實戰化驗證取得關鍵進展。測試由美國陸軍第1多域特遣隊(1MDTF)主導實施,菲律賓空軍第960空天導彈防御大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瀕海防空營協同參與,后者部署了"陸戰隊防空綜合系統"(MADIS)作為聯合防空反導行動組成部分。此次測試首次將IFPC-HPM系統與固定式低慢小無人機綜合防御系統(FS-LIDS)結合,構建非動能分層防御架構。FS-LIDS負責對低空、慢速、小型空中威脅實施探測跟蹤與分類,IFPC-HPM則通過高功率微波能量使目標失效或癱瘓。本次演習驗證了系統在熱帶條件下對抗無人機群的有效性,兩套系統的整合體現了美軍針對大規模無人機攻擊等新興威脅構建可擴展、低成本防御體系的戰略方向。
IFPC-HPM系統("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高功率微波")屬于五角大樓"間接火力防護能力"計劃組成部分,由陸軍快速能力與關鍵技術辦公室(RCCTO)主導部署,旨在構建機動式地基防護體系,應對無人機、巡航導彈及火箭彈/炮彈/迫擊炮威脅,另兩類為攔截彈型與高能激光(HEL)型。該系統由美國防務企業Epirus公司開發,旨在為固定/半固定設施提供針對25千克以下小型無人機群襲的近程防護。Epirus的第三代萊昂尼達斯系統采用軍用級拖車搭載的加固設計,2022年4月已在反無人機測試中完成驗證。Epirus公司于2023年1月獲得6,610萬美元合同生產四套原型,陸軍在2023財年預算中申請1.3109億美元用于推進IFPC計劃,其中4,300萬美元專項用于開發"近期至中期可部署的HPM快速原型能力"。
首套IFPC-HPM系統于2023年11月交付,2024年5月17日,Epirus宣布完成完成向美國陸軍剩余三套IFPC-HPM"系統交付,配套的新裝備培訓(NET)與工程開發測試(EDT)服務同步結束。陸軍裝備的其中兩套部署于華盛頓州路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開展士兵培訓。2024年4月開展的IFPC-HPM實彈測試驗證了該系統對抗復雜飛行軌跡目標的戰術效能,在近真實環境中展示了包括協調火力延伸射程、先進波形增強效能等新能力。美國陸軍測試評估司令部將依據測試數據制定后續部署計劃、預算編制與能力升級方案。Epirus公司宣稱若作戰司令部在2025年前提出實戰需求,該項目有望納入2027財年預算正式列裝,預計采購規模達數百套。
Epirus公司Leonidas反無人機微波裝置包括基礎型、機動型、吊艙型,目前美國陸軍只訂購了基礎型改成IFPC-HPM系統,Leonidas基礎型是采用氮化鎵(GaN)半導體的固態HPM系統,具有最小化尺寸重量與部署時間,最大化機動性與操作控制,通過了美國防部驗證。Leonidas機動型可集成于各類車輛或拖掛平臺,為機動部隊提供前沿反無人機與反集群能力。Leonidas吊艙型結合長脈沖HPM技術與多型掛載方案,適配現役機載系統甚至無人機,其輕量化設計滿足全域部署需求。
IFPC-HPM系統基于Epirus公司Leonidas反無人機微波裝置開發,具備固定點位防御與車載機動部署兩種模式。系統采用360度云臺設計,可旋轉追蹤目標。該系統采用固態、軟件定義、長脈沖高功率微波(HPM)技術,軟件定義架構通過波形優化與高效發射提升作用距離,實現殺傷力提升,無需硬件升級即可持續增強性能。系統采用低電壓設計、零電離輻射與軟件控制安全區,確保人員與友軍資產安全。模塊化設計配備可替換放大器模塊(LRAM),支持戰場快速維護、快速升級與新型號開發。開放式API接口兼容包括美軍與北約反無人機防空系統(FAAD C2)在內的各類指控系統。微波束可調節聚焦攻擊單體無人機或擴散覆蓋集群目標,據稱能使目標電子元件過熱失效,導致無人機墜毀,單次攔截成本降至美分級,具備即刻量產能力且彈藥儲量無限。Epirus未公開最大射程,但五角大樓證實其作用距離達"戰術相關范圍"。
目前Epirus公司與海軍研究辦公室、海軍陸戰隊聯合開發X-DEX便攜式反無人機系統(射程300米,可拖掛于輕型卡車),已完成90%研發工作,未來可集成拋物面天線擴展能力,并適配小型艦艇應對無人水面艇威脅,2025年4月29日,Epirus公司宣布,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接收首套"遠征定向能反群系統"(ExDECS),將在低空防空任務中開展高功率微波(HPM)技術試驗,首套系統已于2025年初交付弗吉尼亞州達爾格倫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完成政府驗收測試后進入試驗階段。該系統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NR)資助研發,2024年9月獲得"飛馬座"計劃后續合同支持進一步測試評估。Epirus公司還與通用動力公司推進斯特賴克戰車集成版Leonidas系統研發,計劃2024年下半年在戰車上測試具備地基系統同等能力的全尺寸原型。
Epirus公司還自籌資金建造四套增強型原型,新增垂直/水平極化調節功能以提升對特定目標的殺傷力,并提高功放功率延長作用距離。針對伊朗的1000磅級第3類自殺式無人機,Epirus特意開發配備拋物面天線的改進型HPM系統,通過聚焦能量束(強度提升15倍)實現5-10公里射程,能夠穿透目標電磁屏蔽措施。該改進型可與基礎版IFPC-HPM形成高低搭配防御體系。
該系統的部署契合陸軍模塊化分層防空架構構想,用于應對火箭彈、火炮、巡航導彈與無人機等新興威脅。其與FS-LIDS(威脅探測跟蹤)及傳統攔截器(應對復雜目標)形成互補,被納入"間接火力防護能力增量2"框架,填補近程防空(SHORAD)、"愛國者"導彈系統與高空末段高空區域防御(THAAD)系統之間的能力空隙。第1多域特遣隊于2024年2月成為首支列裝該系統的陸軍部隊,隨后在多種環境開展作戰試驗。
"肩并肩"(Tagalog語意為"并肩作戰")2025年度演習于4月21日至5月9日舉行,重點突出綜合防空反導,并在模擬未來戰場的實戰場景中引入IFPC-HPM等下一代技術裝備。菲律賓被選作試驗場具有戰略考量:作為南海爭端前沿地帶,該國在區域安全架構中地位關鍵。通過在此部署微波反無人機系統,美國既展現對菲盟友承諾,又展示其針對中國無人機戰與電子戰進展的前沿技術應對能力。此次菲律賓部署是其首次在熱帶環境與對抗性場景中的應用,演習期間還舉行了專題專家交流(SMEE),菲律賓武裝部隊成員接受了新技術裝備操作培訓,本次試驗數據將由陸軍快速能力與關鍵技術辦公室(RCCTO)分析,該機構負責定向能武器體系的研發驗證工作。相關結論將用于完善未來作戰條令、優化系統設計并指導符合戰場需求的能力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