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州的經濟正在感受陣痛,矛頭直指華盛頓的聯邦貿易政策,這促使地方政府不再遵循老路。
5月6日,央視新聞突發消息,美國東北六州州長正聯名邀請加拿大六省,共商如何應對聯邦政策帶來的沖擊,企圖抵消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政策”。
他們想談什么?又為何要繞開白宮?
州長“越級”搞外交
領頭的是馬薩諸塞州州長莫拉·希利,新英格蘭地區除了新罕布什爾州,州長們都簽了名,連一位共和黨州長也加入進來。
他們的算盤打得明白,聯邦政府的貿易政策太激進,我們得自己想辦法,保住地區間的順暢溝通和經濟發展,別讓關稅壁壘礙事,畢竟,跟加拿大那是幾百年的老交情,經濟文化聯系深得很。
這種地方繞開聯邦、自己找出路的想法,不止一處,加州州長加文·紐森,話說得更沖,他直接點名,聯邦關稅傷了加州經濟,還放話加州要繼續跟中國“敞開貿易大門”。
加州州長紐森,
加州不僅把聯邦政府告上法庭,甚至傳出要單方面跟中國談關稅,一位加州參議員更是撂下狠話,聯邦再攔著我們跟中國做生意,我們就動用憲法第十修正案的州權!
紐約州州長霍楚爾也硬氣直言:“因為特朗普的關稅,對本地的農場、小企業等等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聯邦和地方在貿易上的調子,顯然已經擰著了,白宮發言人那句“相信各州最終會理解總統的良苦用心”,聽著多少有點兒無力。
紐約州州長霍楚爾
誰在默默買單?
各州為什么反應這么大,說白了,就是肉疼,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在不少經濟學家和生意人眼里,簡直是美國近代最大規模的隱形加稅,小老板、農場主、制造商、普通老百姓,誰都跑不掉。
特朗普
加州是美國經濟的“大哥大”,跟亞洲生意來往又多,自然首當其沖,有估算說,貿易摩擦讓加州直接間接損失幾十億美元,旅游、貿易、硅谷的科技鏈條,一個都沒逃過。
加州杏仁農戶抱怨,一噸貨運到某些市場,成本硬生生多出15%,特斯拉扛不住成本壓力,部分生產線搬到了德州,加州一下少了上萬個飯碗,美國商會統計,全國大概三百萬家小企業因為關稅日子難過。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假發進貨價翻倍,衣服標價漲六成五,超市收銀臺前全是抱怨,東北的緬因州,龍蝦本來35%賣中國,關稅一來,訂單直接腰斬,漁民只好把捕蝦船改成觀光船。
洛杉磯港曾經忙得腳不沾地,現在部分中國貨輪改道,起重機操作員湯姆也只能常?!皩χ肇涊啺l呆”,社會上甚至冒出“關稅創傷后遺癥”、“特朗普經濟衰退”這種新詞,可見大家對經濟前景有多愁。
洛杉磯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周一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中國某些商品征那么高的稅,根本根本無法長期維持,對美中貿易談判也不敢太樂觀,關稅這東西,最后多半還是進口國的企業和消費者買單,這經濟學ABC,當時在美國市場體現得明明白白。
貿易摩擦不光在美國國內鬧騰,國際關系也攪得一團糟,頭一個倒霉的就是美國的老鄰居加拿大,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再加上時不時冒出“吞并加拿大”的怪話,兩國關系差點兒凍僵,加拿大人去美國旅游的少了,企業也開始為貿易大幅下滑做準備。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索性撕破臉,公開說“美加傳統友誼已死”,美國提出的開放數字貿易、政府采購,限制與中國合作等“不平等條約”,一概不接,還馬上對美國部分商品加了報復性關稅。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然而,聯邦層面鬧得越兇,地方層面反而越走越近,除了美國東北六州和加拿大東部六省勾兌,加拿大各省省長跟美國不少州長也開始“勾肩搭背”,琢磨著建個“地方包圍中央”的新貿易圈。
這對嚴重依賴對加貿易的新英格蘭各州,還有跟加拿大年貿易額高達五百億美元的紐約州來說,太重要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高,一些本來運往美國的中國貨,居然先在加拿大溫哥華港卸貨,搞得溫哥華港吞吐量一度暴增三成,然后這些貨再想辦法進美國,多倫多股市里,有些中美貿易概念股也跟著瞎起哄。
加拿大溫哥華港
有政治分析師發現,那陣子,美國州長和加拿大省長通話的頻率,竟然比兩國元首見面還勤,傳統的外交規矩好像在某些地方失靈了。
經濟和外交上的風吹草動,自然也在美國國內政壇和社會上掀起漣漪,一場叫“50501”的抗議運動,據說席卷了全美50個州的500多個城鎮,老百姓借此表達對關稅政策的不滿。
民調數字也不好看,七成二的人對經濟前景悲觀,六成五的人批評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風格,共和黨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參議員克魯茲、蘭德·保羅這些大佬,都公開說過關稅就是變相給老百姓加稅。
國會山也風聲鶴唳,有議員開始琢磨立法,想把制定關稅的權力從白宮手里奪回來,這份《關稅權力回收法案》的提議,據說還得到些民主黨議員的暗中支持。
特朗普
農業大州內布拉斯加的豆農們更直接,跑到白宮請愿,以往跟白宮關系不錯的美國商會,也因為關稅問題立場不同,跟政府的關系變得怪怪的。
在政策高墻和市場需求的夾縫里,一些更隱蔽的招數也冒了出來,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美國某些地方政府為了搞到關鍵的稀土,曾通過加拿大公司做中介,悄悄恢復了從中國采購。
美國半導體圈里也一度流傳,有些公司盤算著把部分封裝測試環節挪回中國,好躲避供應鏈風險和成本壓力。
結語
關稅大戲的蝴蝶效應還在擴散,歐洲的汽車廠開始研究“中國零件運到加拿大組裝,再賣到美國”的新路子,墨西哥邊境突然多了一批成分復雜的“中美混血”商品,東南亞國家則忙著修改自貿協定,專門加上了應對“第三方關稅風險”的條款。
波士頓會議的邀請函一曝光,白宮也只能無奈重申,相信各州會理解總統的“良苦用心”。只是,這份“用心”究竟能否熨平波折,市場的手,似乎已在迷霧中悄悄劃著新的航線。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北晚在線---2025.05.06:《銳評|撇開白宮約“私聊”的,不止這六個州》
原文刊登于紅星新聞---2025.05.06:《美六州撇開白宮單干,同加拿大私聊關稅》
原文刊登于央視網---2025.05.06:《[新聞30分]美國 美東北6州邀請加拿大6省討論關稅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