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世乒賽倒計時11天,國乒總教練人選還沒定。李隼辦公室的燈又亮到深夜,62歲的他心臟支架手術后已顯疲態。
澳門世界杯男單八強全軍覆沒的畫面,還在球迷腦海里打轉。那是今年3月的比賽,王楚欽首局11比0領先卻被逆轉。
林詩棟關鍵分連續失誤,輸給韓國選手趙大成兩次。
看臺上的李隼攥緊戰術本,指節發白,這是他帶的最后一屆大賽?
時間倒回2023年東京奧運會,他坐著輪椅指揮孫穎莎逆轉日本隊。這些年他帶出李曉霞丁寧,把國乒女隊勝率保持在92%以上。
但男隊新老交替卡殼,巴黎周期丟了3站公開賽冠軍。乒協主席王勵勤上任后,教練組重組箭在弦上。秦志戩和馬琳的名字,頻繁出現在訓練館的議論中。
前者做了8年男隊主教練,帶出馬龍樊振東,危機處理是把好手。后者球員時代拿過18個世界冠軍,轉型女隊教練后,陳夢王曼昱雙打勝率提升30%。
但有人嘀咕,馬琳和王勵勤做過多年雙打搭檔,這層關系算不算加分項?秦志戩更穩,但49歲的他,還有沖勁帶新周期嗎?
上周隊內會議,王勵勤特意提到"用人不唯親"。
這話讓坐在角落的王皓眼神動了動,他和馬琳都是劉國梁嫡系。但數據擺在那,秦志戩任內男隊世界排名第一占比達78%,馬琳女隊技改成功率65%。
咱球迷心里都明鏡似的,換帥不是換招牌,是換思路。
巴黎奧運會丟了混雙金牌后,國乒教練組分工問題就顯出來了。單打強雙打弱,新人培養斷檔,這些難題等著新帥破局。
有人說該給年輕教練機會,肖戰帶王楚欽三年,技改效果看得見。但總教練要統籌全局,肖戰的大賽經驗,比秦志戩馬琳少了不止一屆。選拔標準到底是看成績,還是看改革決心?
這是個問號。訓練館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多哈世乒賽賽程。
李隼的接班人,將在未來10天內官宣。這人不僅要接戰術本,還要接起國乒從"常勝"到"長盛"的擔子。換帥從來不是終點,是新周期的起點。
秦志戩的沉穩,馬琳的靈活,都有各自優勢。但無論誰上任,球迷最希望看到的,是教練組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國乒的輝煌,從來不是靠某個人撐起來的。這次換帥,或許能讓大家明白:成績需要傳承,更需要變革。至于最終人選,咱不妨多給點耐心——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