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天的文章當中,我已經陸陸續續的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軍隊繳獲的德三步槍、沖鋒槍的故事。
不過坦率的說在那場戰爭當中,繳獲到對方武器作為自己戰利品并非蘇聯軍隊特有的現象,因為在當時,德三軍隊也曾經繳獲到過蘇聯軍隊的不少武器裝備,例如當時蘇聯軍隊使用的新新銳拉-5戰斗機就是一個例子。
其實嚴格的說起來,在戰爭爆發之初,蘇聯的空軍部隊表現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很糟糕,一天之內損失1200架飛機也不是誰都能做到。
雖然蘇聯空軍在戰爭初期損失很嚴重有著很多原因,但有一點,當時蘇聯軍隊的裝備相對德三空軍來說很落后是一個重要原因。
說當時蘇聯空軍的裝備很落后,并不是僅僅說當時蘇聯空軍還在大量使用伊-15、伊-16這種已經明顯落后的戰斗機,其實即使那些外形看起來要時髦一些的飛機(例如米格-3)由于種種原因,在戰爭初期的表現也不是很好。
而在戰爭初期蘇聯空軍的敗退狂潮當中,一個新興飛機設計單位-拉沃契金設計局的產品卻開始異軍突起,先是拉-3,后來是卡-5,再后來是拉-7,卻成了不同時期挽救蘇聯空軍的奇跡。
坦率的說,在上述三種拉沃契金戰斗機當中,留給人們健較深印象的應當是拉-5,因為這種飛機在1942年8月中旬投入使用以后,在10天之內,19架拉-5戰斗起飛180架次,結擊落敵機16架,而自己僅僅損失了7架,這在當時德三戰斗機經常對蘇聯戰斗機具有技術優勢的情況下是不多見的。
至于說在以后的戰斗中,拉-5戰斗機更是戰果輝煌支撐半個蘇聯空軍戰斗機部隊的江山。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拉-3、拉-5和拉-7戰斗機的性能在當時來說很出色,但在戰斗中,還是有一些拉沃契金飛機(主要是拉-5)不可避免的收受到了損失甚至被徳三軍隊俘獲。
盡管德三軍隊在這場戰斗(具體的說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但具體數量未知)當中繳獲到了一些拉沃契金戰斗機,但這些被俘的拉沃契金的技術情況通常都不是很好,并不是很適合德三航空工程師對其進行評估和測試。
盡管如此,德三航空工程師還是盡其所能的修復了那些拉沃契金戰利品(拉-5)并隨后聯進行了評估和測試,那么,當時德三航空工程師在對拉-5戰斗機進行了評估和測試以后又是如何評價這種飛機的呢?
在對拉-5進行了評估測試以及修復過程當中,徳三的航空工程師發現,和老款的拉-3戰斗機相比,拉-5戰斗機不但速度更快,而且機動性也更加靈活,雖然航程略有下降,但仍然能夠維持在500公里左右的水平。
不過坦率的說,500公里左右的航程對一款蘇聯戰斗機來說已經夠用了,在實戰當中蘇聯一般來說戰斗機也不需要持續飛行那么遠的距離,因為蘇聯戰斗機也不需要參加不列顛空戰那種空戰。
M-1050p發動機(上)和Ash-82發動機(下))。
而拉-5戰斗機性能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拉-3戰斗機使用的M-1050p發動機被性能更好的Ash-82取代了。
但非常遺憾的是,拉-5換裝裝發動機的舉措對其垂直機動性能沒有太大的改善、提升,所以拉-5的垂直機動性能還是要略遜于同時期的德三戰斗機。
當然,還是要順便指出一下,垂直機動性能不佳已經是拉沃契金飛機存在的通病了,在拉-5上沒有得到徹底改善只不過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而談不上是一個太大的缺點。
總之,德三的航空工程師在仔細的研究過繳獲的拉-5戰斗機以后對德三飛行員提供的用于戰勝這種飛機的建議是:不要和這種飛機陷入曠日持久的空戰,能走趕緊走,或者換個說法,德三航空工程師對德三戰斗機飛行員的建議就是在戰斗中一旦遇到蘇聯空軍的拉-5,要盡可能的選擇薅一把就走的戰術,盡可能不要和對方陷入長時間的狗斗當中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