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內容均有真實出處,絕無虛構。
印度領先中國十年?聽到這話,我實在忍不住想笑。一個韓國網友說印度軍事實力不如韓國,印度網友卻宣稱GDP增速是中國的兩倍,海軍亞洲無敵。法國教授更狠,直接說印度像只煩人的蒼蠅。
印度網友提到GDP增速,2022年印度6.7%中國3%,確實快。可2023年中國GDP18.24萬億美元,印度僅3.57萬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增速高能說明什么?總量上,中國是印度的四倍多。想追上中國,印度得幾十年不停跑。中國制造業占全球近30%,印度才2.9%。
印度網友說取代中國?蘋果在印度建廠不假,但2023年印度產iPhone僅占全球7%,中國仍是主力。
基礎設施差距更為明顯。印度將21.8公里的阿塔塞圖大橋與中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相比較,其底氣究竟在何處呢?中國的高鐵里程已超過4.5萬公里,而印度的火車卻仍需依靠乘客去掛車廂。
航天領域,中國建好空間站,而印度連載人航天都尚未實現。說中國落后十年?這般言論聽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則笑話。
韓國網友說印度武器靠“萬國造”,這沒說錯。印度采購俄制、美制、法制武器,維護成本高,兼容性差。中國武器,從芯片到導彈,皆為全自主;北斗導航,已廣泛覆蓋全球。
不過印度卻過度依賴美國GPS。倘若真有戰事,一旦GPS被關閉,印度導彈究竟能飛向何方呢?韓國人雖略顯自大,但卻精準地指出了印度軍事的短板。
印度網友還提G20峰會,說西方討好印度。確實美國想拉印度制衡中國,2023年新德里峰會,美國承諾投資半導體。可至今大廠落地沒動靜。
人口紅利聽起來很不錯,印度有14億人,其文盲率超過20%,高等教育入學率僅僅只有30%,而中國則接近60%。要將紅利轉化為效益嗎?那就先把教育和基礎設施給補上吧。
印度也有進步,2023年,吸引了714億美元外資,在制造業方面,位居全球第六,其IT外包也處于領先地位。不過與中國相比,這種差距,并非僅僅是十年的差異,而是全方位的存在
法國教授說印度像蒼蠅,徒增煩惱。印度總拿人口多跟中國比,以為自己該是強國。可經濟發展靠的是效率和體系。
中國40年從一窮二白逐步地,走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印度獨立70多年,依然在為種姓以及宗教沖突而,煩惱著。
文化方面,中國擁有著5000年深沉的文明底蘊,不過印度的歷史大多是被殖民的經歷,它究竟憑啥有底氣去進行比較呢?
印度真能十年超越中國?答案十分清楚。印度存在著潛力,不過其短板數量著實不少
中國的科技領域、制造業以及基建方面仍在持續加速推進,倘若印度想要追趕,那就必須得跑得比中國快出好幾倍之多。
可現在印度還在為民生掙扎,中國已布局6G和AI。十年后差距只會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