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在空中盤旋 本組圖片 長春市動植物公園供圖
“小七”降落到自己出生的童年樂園
近日,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晨曦中,一聲清亮的鶴鳴劃破天際——蓑羽鶴“小七”又一次穿越風雨,如期歸巢。“小七”2020年被放歸大自然,連續5年定時回家,這位不足3公斤的“游子”,以羽翼丈量地球,用倔強詮釋鄉愁。
衛星軌跡揭開震撼真相,“小七”的遷徙路途經8個縣市,長達2000公里,在河北張家口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越冬。今年4月22日,它創下連續飛行500公里的紀錄,相當于當日完成12場馬拉松!在海拔7556米的稀薄寒流中,這只人工繁育的蓑羽鶴以民航客機的巡航高度,頂風冒雨穿越而來。
當“小七”盤旋數圈降落在童年樂園時,它仰頸發出三長兩短的獨特鳴叫——這是與飼養員約定的“回家密語”。方才穿越風雨的“戰士”,此刻低頭蹭著熟悉的工作服,將喙埋進掌心撒嬌。
“小七”的衛星定位器傳回的數據,正繪制首張人工繁育蓑羽鶴遷徙圖譜,見證著瀕危物種保護的希望:動物園的救護燈、無數守候的市民,共同編織成指引候鳥回家的“星圖”。
據了解,“小七”是一只出生在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蓑羽鶴,是公園首只野化放歸的蓑羽鶴。長大后,它被放歸自然,飛向了更廣闊的天空。讓人感到驚喜和意外的是,放飛后的每個春天,“小七”都會飛回長春市動植物公園,在天空中盤旋著發出響亮的鳴叫,它不僅適應了野外生活,還會定時回家。在這里,它會安心地度過夏秋時光,冬季前再次遷徙飛翔。
這場跨越千里的重逢,是生命與守護的雙向奔赴,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長春市動植物公園將以此為起點,在候鳥遷徙的軌跡中埋下更多科學保護的坐標,用科技之眼追蹤羽翼下的生態密碼,讓每一次振翅都成為編織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的絲線。這是春天的約定,更是永恒的守望。
來源:城市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