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舞臺上,領土完整對于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而言,都是不可觸碰的底線。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莊嚴宣告祖國領土神圣不可侵犯,這不僅涵蓋領土主權,還包括領海和領空。聯合國為維護世界和平,制定了一系列國際法以約束各國行為,確保主權國家領土不受侵犯。
說起聯合國,就不得不提及我國為重返聯合國所付出的努力。我國本就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之一,后因政權更迭、國力不濟被西方大國排擠出聯合國。但我國憑借自身實力最終重返,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并從參與者逐漸轉變為決策者。在聯合國眾多規章制度中,關于領海海域范圍的相關內容是由我國提議并被采納至今。
或許有人會疑惑,當年新中國在聯合國中存在感不強、話語權有限,為何領海規定能得到贊同?這要從抗美援朝戰爭說起。當時美國仗著軍事實力強橫,介入朝鮮半島內戰,還將戰火蔓延至我國邊境,甚至轟炸機將炸彈扔到我國領土。他們之所以如此肆無忌憚,是因為根本沒把新中國放在眼里。盡管我國再三警告,美國卻我行我素。然而,新中國雖實力與美國相差懸殊,但絕不允許主權和領土被侵犯。于是,在艱難處境下,我國毅然投身朝鮮戰爭,并憑借頑強戰斗力取得最終勝利。
朝鮮戰爭的勝利震驚世界,西方各國不得不重新審視新中國這個新生政權,驚呼東方沉睡的雄獅蘇醒了。在此背景下,我國規定臨海國家領海寬度為十二海里,任何國家和個人不得未經允許擅闖他國領海。我國當年霸氣立下的這個規矩,至今在全球范圍內通用,就連一向不把聯合國放在眼里的美國也老老實實遵守。
很多國家愿意相信并采用我國這套標準,主要是因為我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在此之前,不少西方國家唯美國馬首是瞻,但美國在朝鮮戰場戰敗的消息傳出后,他們大失所望。如今,實力決定話語權,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我國,中國聲音在國際舞臺上不可或缺。在近些年的國際會議上,我國常以主人翁姿態做決策,而非像從前那樣僅以參與者身份列席。
為了更好地理解國家實力與規則制定的關系,我們不妨回顧一個歷史案例。在 19 世紀,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實力成為 “日不落帝國”,制定了一系列海洋規則,其他國家只能被迫遵守。當時英國規定的領海范圍等海洋規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球海洋秩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國實力的變化,這些規則也在不斷調整。就如同我國在抗美援朝勝利后,有了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制定領海規則,并且得到了各國的認可和遵守。
這充分說明,強者才有制定規則的權力。只有不斷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擁有更多話語權,為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貢獻。我國從曾經被排擠到如今成為規則制定者之一,正是國家不斷發展壯大的有力見證。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