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場前必須通過層層安檢,出示品牌方發出的邀請碼,核驗本人信息,手機需要套一個磨砂袋,保證現場無法拍照……這是進入一場奢侈品“內購會”的神秘流程。
然而進入之后,就是另一番場景了:有人手上抓著十幾根包鏈,迅速往購物袋里塞;有女士和一位男顧客同時伸手抓起一雙襪子,誰也不肯松手,襪子懸停在半空,直到工作人員來調解。
這兩年,人們發現,愛馬仕、Gucci、YSL等一眾奢侈品“不裝了”,開始通過舉辦“內購會”或者公開特賣會降價去庫存。品牌越高端,特賣會的管理制度往往越嚴格,對他們來說,“一場特賣會最大的成功不是業績做得多高,而是形象能維護得多好”。
文 |陳婧瑄
編輯 |張輕松
運營 |芋頭
一手抓十幾根包鏈
接到愛馬仕客服的電話時,艾可差點以為遇上了新型詐騙。對方聲音甜美,報出了她的姓氏,詢問她是否有空參加今年3月的“貴賓專享特賣活動”。
隨后,艾可收到一條短信鏈接,填寫完身份信息后,她得到了一張入場邀請函,看到上面的時間地點,她才回過味來,“愛馬仕竟然連我也邀請了”。艾可并非愛馬仕的資深用戶,只在專柜買過一些零散的東西。此前她從未參加過愛馬仕的特賣會,令她驚訝的是,原來愛馬仕也可以五折就拿下。
在國外,奢侈品特賣會已經發展多年,被視為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作為清理庫存的重要手段,很多品牌會不定期舉辦低折扣特賣活動,集中出售過季、庫存或者存在瑕疵的貨品,折扣力度常常低至5折以下,既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還能吸引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 在國外奢侈品特賣會很常見。圖 / 視覺中國
這兩年,以愛馬仕、香奈兒為首的奢侈品特賣會也在國內悄然興起,它們主要出現在北京、上海,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售賣形式,有的直接面向公眾開放,有的采用邀約制定向對顧客銷售。
愛馬仕和香奈兒的特賣會通常采用邀約制,主要面向品牌的 VIP 客戶、長期忠實客戶以及有過一定消費記錄的客戶等,一般不會直接向公眾開放。二線奢侈品牌或者輕奢品牌,為了清理庫存、提高品牌知名度或者拓展客戶群體,會選擇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或平臺舉辦面向公眾的特賣會。另外,一些集合多個品牌的奢侈品特賣活動,可能會有不同層級的品牌參與,吸引更多消費者,增加活動的影響力和銷售額。
然而,對于主打體面和調性的奢牌而言,降價清庫存似乎聽上去不太光彩,由于自帶的影響力足夠,用戶基數大,一場特賣會最大的成功不是業績做得多高,而是形象能維護得多好。因此,品牌越高端,特賣會的管理制度往往越嚴格,這類特賣會也被稱為“內購會”。
舉辦一場雁過無痕的內購會,通常會選擇較為隱蔽的地點,比如北京國貿寫字樓,上海朗廷酒店宴會廳,甚至封閉的工業園區。進場前必須通過層層安檢,艾可參加的那場愛馬仕特賣會要求出示邀請碼,核驗本人信息,截圖是無效的。手機需要套一個磨砂袋,保證現場無法拍照。商品有限購件數,鞋區一人限購一雙,絲巾類限購10件。
就連內購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特賣會事先不準透露本場貨品,通常來說,第一場貨品最多,品牌的集團員工和親朋好友是進場的第一批人,忠實客戶排在第二場,而普通人只能預約后續場次,但此時幾乎沒有可供挑選的余地了。史迪是一位熱衷于購物的時尚愛好者,借著朋友的員工福利,她成了第一批客人,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去年她參加了十幾場特賣會,最快的一次原本計劃辦五六天,結果兩天突然結束,因為全部都賣光了。
史迪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的一場YSL特賣會,“收獲了不少戰利品”。來到特賣會的現場,一場混亂的搶購大戰正激情上演。當天她提前1小時到場排隊,發現有人凌晨4點就到了。入場前,手機和包包要寄存,工作人員會發放購物袋。開放時間一到,大家爭著往里沖,展廳里二三十輛花車整齊排列,上面堆滿了包包、皮具、鞋子,不像專柜那般精致陳列,一個花車大約擺放著七八十個包,各類顏色款式混雜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繚亂。
史迪直奔放包的區域,看到有代購沖到前面,手上抓著十幾根包鏈,迅速往購物袋里塞,當時她懷孕8個月,大著肚子擠不進去,心情有些沮喪,只能守在人少一點的花車邊。突然工作人員取出一個灰色中號的Niki包,正是史迪喜歡的一款。“就像做夢一樣,直接丟在我面前,我趕緊拿起來”,身后一群人虎視眈眈,聽到店員說全場僅此一個,史迪不由松了口氣,“幸好手速快”。
▲ 史迪在YSL特賣會的戰果。圖 / 講述者提供
在Gucci的特賣會上,史迪也曾經歷過激烈的爭搶。她在堆積如山的襪子中,和一位男顧客同時伸手抓起了一雙襪子,兩人都緊緊攥著不肯松手,襪子懸停在半空,最后工作人員過來幫忙找別的襪子,這場紛爭才結束。
參加的特賣會多了,史迪有自己的淘貨標準。特賣會賣的過季商品大多顏色另類,款式各異,她會優先挑選黑白灰經典色系,家里有類似的款式的包型不考慮,有明顯的瑕疵和質量問題的也放棄,剩下的再慢慢挑,有時說不定還能撿到漏。
有些特賣會允許先拿后篩。史迪一口氣挑完十幾只包,拎著兩個大購物袋讓門口等待的老公幫忙挑選限購的4只,工作人員看到她行動不便,特意允許老公進場陪她。兩人在角落里又發現了剛剛看中的黑色曼哈頓包,“它靜靜躺在花車后面,不仔細看真發現不了”。還有一款斜挎的流蘇包,她翻開發現里面有一個小刮痕,不過好在不影響使用。
不同奢侈品牌的特賣會規則不同,從事高奢買手工作2年的橙子,積累了豐富經驗。例如巴黎世家的內購會分幾大區域,選完衣服后會開通鞋區和包區的門,需要按照動線前進,不能回頭,每個區域限定時間為20分鐘。
特賣會的商品品相參差不齊,橙子一般會盡量避開客戶難以接受的瑕疵商品,比如鞋子脫漆嚴重、掉鉆,但如果價格足夠誘人,一些能修復的瑕疵品她也會考慮,衣服接口處破個小洞,能找裁縫幫忙修補的,成本算在自己頭上就好。
搶到尖貨要眼疾手快,還要運氣好。艾可被分在了愛馬仕“內購會”的下午場,進去后她的第一件事是看鞋,粗略掃幾眼,發現百搭的顏色已經不多了,留下的都是紅色、綠色、藍色偏鮮艷的款。好不容易看中一雙絲絨面的樂福鞋,她就聽到好幾個人同時在問尺碼,碰巧旁邊另外一位顧客試穿覺得顯小,艾可便趁機試了下正合適,立馬放進購物袋。
不過情急之下總有疏忽的時候,艾可搶到的一條黑棕色羊絨圍巾,其中一面有一條很長的勾絲,特賣會的商品不退不換,只能認了。
▲ 艾可的愛馬仕特賣會斬獲。圖 / 講述者提供
除了現場選貨,線上特賣會的搶購同樣火熱。史迪每次登錄朋友的員工賬號點進網站,看中的東西加入購物車,過10分鐘后就沒有了。搶到的商品就像開盲盒,有一次史迪拼手速下單了BV(Bottega Veneta)的一雙短靴,網上的圖片不太清晰,拿到手靴子看著很舊,沾滿了毛,還散發著一股塑膠雨鞋的味道,“那雙鞋花了800元,卻像從垃圾堆撿來的”。
價格便宜始終是特賣會對顧客最大的吸引力。先前史迪估計一萬元能拿下一個Niki包,這只官網售價1.7萬元的包在現場只要六七千元,“簡直撿了個大便宜”。回家后她不禁后悔沒能拿下那只云朵包,盡管瑕疵較多,可畢竟是新款,就算賣了也肯定不虧。
“70%代購客戶來自二、三線城市”
隨著愛馬仕、香奈兒、LV等頂奢下場,越來越多高奢和二線奢侈品牌也紛紛舉辦特賣會,掀起一股折扣風潮。有人說,以前沒見過高奢打三折,這兩年連一折都開始出現了。
不同于高奢自發邀請函的內購會,更多品牌方會選擇代理奢侈品特賣的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這種特賣會對所有人開放,定位在人流量大的商圈,可能是品牌專場,也可以眾多品牌集結在一起,例如OPENRACK開時閃每月平均舉辦約20-30場特賣會,2022年第一場和買手店集合品牌合作的特賣會,4天時間獲得了數百萬元的業績。On TheList尚列則把門店地址選在上海江寧路、北京酒仙橋等核心商圈。
▲ 開時閃特賣會現場。圖 / 講述者提供
去年在上海工作的小羊偶然撞見一場Max Mara的公開特賣會,看到200元就能買到Max Mara的一雙鞋,她不敢相信平時專柜都繞開走的品牌,現在竟然離自己這么近。那天她買了四雙鞋,兩件衣服,隨手在小紅書發了購物小票,沒想到有人私信找她代購,第二天她就買了2000元的貨品。客戶逐漸累積起來,小羊順手做起了特賣會代購的副業。
“特賣會的資訊主要來自上海幾大特賣會平臺,公眾號會專門發布場次和時間。”每周,小羊會參加兩到三場不同品牌的特賣會,大多依據客戶的喜好,她發現有些國外很受歡迎的小眾品牌,比如Paco Rabanne、Rosantica,會有一批忠實的國內粉絲,海淘開銷太大,而在特賣會卻能夠低價買到。
公開特賣會進入門檻低,沒有限購數量,吸引代購們蜂擁而至,爭奪變得更加瘋狂。有次小羊見到店員正在拆一個貨箱,箱子還沒打開,碼數尚不知曉,周圍一群代購都在大聲喊“要要要,全給我”。當特賣會變得如同喧鬧的菜市場,奢侈品便成了任人挑選的白菜、雞蛋。
▲ 小羊在特賣會搶鞋子。圖 / 講述者提供
在代購們的背后,顧客們正在各大特賣群比價。有些代購團隊協作,先胡亂搶一通,找個角落平均分攤,然后對著商品一件件拍照片、標價格,發在群里詢問是否有人要,賣掉的帶走,賣不掉的一直“把持”在手里,直到晚上代購收工,這些貨才會重新流出來。奢侈品客單價很高,一折買來兩折賣,即便賺一倍收入依舊可觀,生意火爆時,代購一天能賺幾千元。
今年3月,創辦于英國的奢侈品網上專賣店Net-a-Porter退出中國前舉辦了線下特賣會,庫存有8000多件,價格低至1折。小羊接連一周都去賣場淘貨,每天待滿8小時,瘦了五六斤。她有個習慣,去特賣會前必須化個煙熏妝,卷起大波浪,一襲風衣配包臀裙,腳踩高筒靴,顯得氣勢十足,“搶貨瞬間有自信了”。
小羊單打獨斗,對混戰不感興趣,她有自己的一套選品策略——專挑角落的孤品,精準狙擊顧客。小羊發現,自己的客戶70%來自南方的二、三線城市,當地沒有奢侈品牌的特賣會,另外30%在上海,雖錯過了特賣會的時間,但想淘點喜歡的貨品。她并不擔心尖貨被迅速搶走,而是根據客人的喜好和品味挑選,“審美比速度重要”。
她的一位客人曾幫妻子買過幾次衣服,她大概了解對方穿衣風格后,向客人推薦了一條紅色半裙,客人妻子果然很喜歡,爽快地買了單。“Net-a-Porter特賣會是我當代購的高光時刻”,早上小羊在代購群剛發完第一件黃色外套,還沒來得及報價,立馬就有人跟消息,說這件要了,后來她一味發圖,顧客全都照收,沒有人在意價格。
“這個群里有500人,大家瘋狂給我轉錢,實在收不過來,第一天我自己墊付了6萬元。”小羊挑出了100多件貨,打包了11個箱子運回家,有些客人一口氣會買20件,得一箱兩箱地裝貨。
▲ 小羊和客人的聊天記錄。圖 / 講述者提供
有趣的是,等到寄快遞時,80%的客人都會和小羊特意強調,寄個普通快遞就行。他們可以花一萬元買一條裙子,但只接受中通快遞。
如今國內特賣會常以快閃形式出現,在特定區域迅速聚集人氣,3-5天內完成銷售目標后便悄然離場,不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太大影響。不少品牌一個月可以舉辦好幾場特賣,有時小羊發現,這場出現過的款式,在下一場仍是常駐嘉賓。
特賣品牌OPENRACK開時閃創始人王子耀提到,特賣會與奧萊的最大區別在于,折扣力度會更大,最低能達到零點幾折。相比于一般位于郊區的大型折扣商場,開在沿街、核心商圈附近的特賣會,打工人可以趁著午休和下班的碎片化時間逛一逛。
城市間也存在差異。以OPENRACK開時閃為例,上海和成都的門店前衛先鋒品牌賣得更好,北京則偏重于通勤日常款。開時閃曾合作過一個羽絨服品牌,放在上海門店一件都賣不掉,在北京卻被火熱搶購。
隨著特賣平臺積累起龐大的私域會員池,流量逐漸轉化為實際的購買力。王子耀介紹,開時閃的客戶多為年輕的白領女性,她們對品牌有一定要求,看重產品的質量和設計,同時也偏愛品牌折扣商品,樂于薅把羊毛。
奢侈品“不裝了”
王子耀觀察到,盡管近些年大家都在談消費降級,但顧客對消費品質的追求其實在升級,狂熱盲目消費的時代過去,大家消費觀念越發理性,注重的是質價比。
自從史迪參加了奢侈品特賣會,她腦海中冒出了一個聲音:能買折扣的就不想再買正價的了。她之前在國外買過Gucci的一個相機包,免稅后售價六七千元,后來她在特賣會看到同款,只需2000元就能擁有。
史迪家里有十幾只Gucci包,全是特賣會搶購來的,平均2000多元一個,當日用品出門隨便扔。還有更便宜的腰包才380元,“我其實不太需要,可看到這個價格像非買不可一樣”。
艾可結賬買單后,包裝只給了一個牛皮紙袋,乍一看誰能想到里面裝的是愛馬仕?失去了專柜的“尊貴服務”,品牌的光環似乎褪去,奢侈品變得不再高貴。
以前大家更愿意買奢侈品包包,有了特賣會后,史迪覺得包包還不夠劃算,更多地關注衣服、鞋子和配飾。她心里有自己的價格標準,包包超過3000元嫌貴,連衣裙500元左右、外套1000元左右,“用‘優衣庫’的價格買到奢侈品,是我對奢侈品祛魅的開始”。
小羊覺得,特賣會也在悄悄改變顧客的消費習慣。客人們不是買不起,而是開始在乎性價比。小羊的一位顧客想買一條4000多元的裙子,特意問她意見,她告訴顧客,材質不是絲綢的,2000元出頭可以考慮。客人喊她留意這個品牌的特賣會,有貨果斷下手。
▲ 不少顧客在特賣會精心挑選商品。圖 / 講述者提供
“低價買的更開心”,與遍地同款的淘寶貨相比,幾百元的奢侈品做工、面料、材質顯然高檔許多,小羊穿上Max Mara的鞋子走在街上,還默默感慨品牌設計師當初一定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寶貝被以如此廉價的方式銷售出去了。小羊代購群的客人直言“搶東西比買東西還有意思,陪我度過了無聊的高鐵2小時”。
對于代理奢侈品特賣的第三方而言,品牌的話語權目前依然更大,“貨源來自品牌方,我們要做的就是滿足他們的要求”,在王子耀看來,先前奢侈品進入中國市場時間不長,出于品牌形象的考量,加上較強的市場消化能力,品牌沒有太多清理庫存的需求。可隨著近幾年經濟下行,奢侈品進入業績低迷期,中產們漸漸不再為奢侈品買單,品牌堆積了不少庫存,試圖尋找消化途徑。
貝恩公司發布的《2024中國奢侈品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內地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預計下降18%-20%。艾可從愛馬仕柜姐的朋友圈也能明顯看出端倪,現在經常刷到一些熱門爆款,柜姐直接說有貨。
“現在品牌發現,打折沒有那么可怕”,王子耀覺得,奢侈品開始辦特賣會,起到了行業風向標的作用,大牌自帶流量和影響力,對品牌而言,辦特賣會是清理庫存,資金回血的兜底策略,對用戶來說,通過特賣會接觸新品牌的成本較低,王子耀遇到過有客人買完特賣產品后,再去正價店消費。
奢侈品終于意識到,無論是用“限購4件”“封存手機”的“內購會”維持最后的體面,還是在混亂如“淘破爛兒”的公開特賣會上撕下高傲的面具,如今都必須換個姿態擁抱市場。“過去瘋狂增長的消費浪潮退去,未來奢侈品如何進行用戶分層,促進零售成熟化,是品牌特賣發展的關鍵。”王子耀告訴每日人物。
艾可對這次在愛馬仕撿漏很滿意,“特賣并不是一件很low的事情,相反,參加特賣會代表會撿便宜,反倒能讓我去多淘點好東西,當然,如果有天我遇到了很喜歡的商品,即便在專柜我仍然會買。”
(除王子耀外,講述者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1折拿下香奈兒,特賣會成了窮鬼天堂》,潮生TIDE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