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唐朝大詩人杜牧進士及第后,要照例跟新科進士一同去曲江游玩。一行人來到曲江寺院和門口的老僧攀談。老僧打量了一眼杜牧問他姓名,杜牧輕蔑一笑:這天下還有人不認識我嗎?誰知老僧卻讓杜牧羞愧萬分。
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孫子,父親杜從郁呢沒什么太輝煌的事跡,因為從小體弱多病,常年藥不離身,在杜牧15歲的時候,杜從郁就撒手人寰。
杜牧本出身名門望族,被人稱為小杜,和老杜“杜甫”不同的是,杜牧幼年并沒有過得太順遂。在父親去世的四年前,杜佑就已經先一步離開了杜牧。
家道中落,杜牧只能和兄弟們挖野菜充饑。
越是艱難困苦,越是能讓人成長,讓人更加發奮圖強。杜牧發誓要靠自己重振杜家門庭,他努力學習,勤奮刻苦。杜牧十幾歲的時候,唐憲宗討伐藩鎮。
對于非歷史謎來說,在大唐的歷史里,似乎皇帝做到了唐玄宗之后,就一代不如一代有名氣了,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安史之亂后,大唐就像一個爛攤子,唐肅宗繼位后后宮后宮亂一團,宦官宦官鬧一幫。
等到了唐憲宗李純這里才勉強能維持一個局面,他也被人稱為“中興之主”。李純最大的政績之一就是討伐藩鎮。
于是杜牧聽說皇帝要干大事了,自己也開始為仕途之路做鋪墊,關心朝廷風向,關注藩鎮動向,還開始學習孫子兵法,并做出了自己的注解。
杜牧二十歲的博古通今,二十三歲便作了《阿房宮賦》名動一時。這也是杜牧為什么能如此自負,認為天下沒有人會不認識他的原因。
后來,杜牧還專門針對藩鎮問題寫了一篇《感懷詩》。
杜牧26歲參加科考,這一次的科舉說來也有奇聞。當時主持進士考試的崔郾來到東都洛陽,酒席之上,名流吳老也來到現場。
崔郾早就聽說吳老的威望特意上前拜訪,也就是這個契機,吳老將他拉倒一旁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如今老了,不能再為朝廷排憂解難,舉賢良了。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舉薦賢良還要靠你了。
崔郾連聲附和,卻不知吳老何意。
吳老又拿出一篇文章交給崔郾看,不住嘴的稱贊道:這篇文章是我前些日子聽一些太學生吟誦的,寫得相當精彩。崔侍郎如今日理萬機,想必也是無暇看完,不如由我給你朗讀一遍如何。
說罷,吳老便開始背誦杜牧的《阿房宮賦》。
崔郾一聽也是對杜牧贊嘆不已,吳老見時機成熟,就立刻說道:此人才學堪當狀元??!崔郾這才明白吳老的意思,嘆息道:非是我不愿,實在是狀元之位已被預定了。吳老只好退而求其次道:那第五名進士及第也可以。
崔郾猶豫不決,吳老一怒之下將杜牧的文章拿走,呵斥道:我倒要看看有沒有人能做的比這篇文章更好。崔郾這才挽留吳老,勉強答應了。
但是,中間也出了插曲,有人聽說杜牧預定了第五名,便告訴崔郾,杜牧這個人的文章還行,人品太次,常出沒煙花柳巷,實在是辱沒才學。
崔郾無奈的聳聳肩,既然答應了,哪怕他是個乞丐大字不識,也得履行承諾。
就這樣,這一年杜牧進士及第,意氣風發。
這一群新科進士游歷到了曲江寺院,被老僧問了姓名,杜牧沒想到的是老僧怔怔地望著他,面色平靜,看樣子是真不認識他。杜牧為自己的狂妄羞愧,只得留下了一首詩詞緩解尷尬:
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
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
杜牧31歲時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后轉為掌書記。這時候杜牧居住在揚州。提到杜牧的揚州就不得不說聊到這首《遣懷》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這一首詩也印證了當時學子對崔郾說的那句話。
因為杜牧的詩風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豪邁的,排遣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還有一種就是香艷的,主要創作集中點就是在青樓。
一個長期混跡青樓的文人是會被文人圈鄙視的,比如寫《黃鶴樓》的崔顥,比如后來的柳永。
但杜牧混跡青樓也是有苦衷的,這首詩詞其實也是杜牧的自嘲,在揚州渾渾噩噩的混了十多年,如同大夢一場,最后什么功績也沒留下,就連青樓女子眼中自己也是一個薄幸的人,處處不落好。
杜牧在揚州的歲月是很悲哀的,官微言輕,是個閑職。往上熬熬不上去,往下走又不甘心,在揚州只能千金買笑,在青樓里排解內心的苦悶。人生有幾個十年能如此蹉跎?
35歲的杜牧被召為宣州團練,杜牧聽說附近的湖州美女如云,就前去湖州游玩。同僚宴請杜牧請來了不少歌舞伎。杜牧覺得風韻都不足,差了點什么。
在杜牧的提議下,湖州又舉辦了湖上競渡,吸引了全湖州的男女老少都來觀看。杜牧就在人群中搜尋,一眼看到一名少女。
那少女十幾歲的樣子,身邊跟著一個老婦人。
杜牧上前問話,有心結為相好。老婦人很驚恐,言道女兒尚小。這時候杜牧對未來還有憧憬,信誓旦旦的對老婦人承諾:今日訂婚,我許下十年之約,十年后我必然做到湖州刺史的職位,到時候我來迎娶。若是十年我沒有到,任憑你婚嫁。
杜牧37歲離開宣州去往長安等待補缺。40歲被外放黃州刺史。
這次外放是一個謎題,到底是因何原因沒有記載,但后世人曾猜測是因為兩派斗爭,他被無辜牽連。他將黃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在百姓中也很有威望。
可這并不能讓他升官。
42歲作池州刺史,47歲因為俸祿太低請求外放杭州刺史,但被駁回請求。有人說他申請外放是對仕途已經絕望了,想要遠離朝廷。
后來,杜牧已經做了吏部員外郎,念及十年之約,屢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續三次都被駁回。最后一次終于如愿,這時候的杜牧已經暮年。
當年的女子也早已嫁人,還有了孩子。
杜牧嘆息著寫下: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