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在生活里忙忙碌碌,總有那么一刻,疲憊會像潮水一樣,不知不覺就涌上心頭。
這時候,藏在心底很久的古鎮夢,又被喚醒了。
晨霧中,裊裊炊煙緩緩升起,就像大地和天空之間神秘的紐帶,讓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
午后,溫暖的陽光斜照下來,那把藤椅就那么“躺”在那兒,好像在慢悠悠地講著歲月的故事,每一道紋理都寫滿了過去的事兒。
到了晚上,潺潺的流水聲傳過來,就像一首古老又好聽的歌謠,能讓內心的喧囂平靜下來。
這些自然的景象,沒有一點刻意的裝飾,就像一副經過歲月沉淀的老藥方,能慢慢治好人心的疲憊和浮躁。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的古鎮。
它背后靠著青山,那連綿的青山就像一道堅固的屏障,默默地守護著古鎮,讓它安穩又寧靜;前面面對著綠水,靈動的綠水像一條飄逸的絲帶,溫柔地繞著古鎮流淌,讓古鎮多了幾分靈動和柔美。
它被人們叫做“中國的威尼斯”,沒錯,它就是充滿魅力的鎮遠古城。
東方威尼斯
在貴州的群山里,藏著鎮遠古城這顆璀璨的明珠。它的歷史可長啦,就像一本厚厚的史書。
早在秦漢時期,它就是“滇黔鎖鑰”,就像一把關鍵的鑰匙,控制著重要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很重要。
到了明清時期,它更是連接中原和西南的咽喉要道,地位非常關鍵。
人們常把它和威尼斯相提并論,叫它“東方威尼斯”。
不過實際上,鎮遠比威尼斯還要年長幾百歲,它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看著時光流逝,歲月變遷。
從漢高祖五年建縣開始,這座云貴高原上的“活化石”已經在歲月里經歷了2200多年的風風雨雨。
走在古城里,就好像走進了一場特別的建筑交響曲。
江南園林的精致婉約和山地建筑的雄渾質樸在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像是大自然和人類智慧一起譜寫的美妙樂章,每一處建筑都在訴說著它們自己的故事。
那些經歷了明清風雨的古建筑,就像從水里長出來的奇跡一樣。
黛瓦朱欄之間,伴著潺潺的水聲,它們就像一個個沉默的講述者,向路過的游人慢慢講著千年的傳奇故事。
只要你靜下心來,好像就能聽到歷史的聲音。
歷史之旅
舞陽河是鎮遠古城的“筋骨”,給了古城生機和活力。
當它流過古城的時候,就像一個靈動的舞者,華麗地轉了個身,畫出一道天然的“S”曲線,在黔東南的群山中留下了驚艷的一筆,那畫面美極了。
這道彎彎的水痕,就像一支神奇的畫筆,把兩岸的吊腳樓、石拱橋、古碼頭都畫了出來,好像在云貴高原上展開了一幅會呼吸的立體山水畫卷。
被河水溫柔環繞的古城,就像一塊被時光打磨得很亮的玉石,鑲嵌在群山中間,經過兩千年的歲月,還是散發著溫潤的光芒。
在這里,我給大家透露一個看這幅壯麗山水畫的好地方,就是石屏山。
沿著青石臺階往上走,你會看到石縫里的蒼苔就像古琴上的綠綺紋,每走一步,都會有帶著樟木香氣的山風吹過來,好像大自然在熱情地歡迎你。
在半山腰的四官殿前,褪色的朱漆門廊下,伏波將軍馬援的青銅像和明代總兵的青石雕像并排站著,它們就像兩個忠誠的守護者,默默地守護著古城的歷史和尊嚴。
大概走40分鐘,不緊不慢地就能到半山腰的觀景平臺。站在上面往遠處看,整個古城的風景都能看到。
彎彎的舞陽河像一條碧綠的絲帶,把古城自然地分成了南北兩岸。
北岸是古樸典雅的舊府城,好像在講著過去的繁華;南岸是錯落有致的舊衛城,全是歲月的痕跡。
古城就像一條沉睡的青龍,千百片像魚鱗一樣的青瓦在陽光下泛著幽藍的光,美極了。
要是碰到細雨蒙蒙的天氣,山間會升起裊裊霧氣,黛瓦白墻隱隱約約的,天地間只有水墨一樣的青灰和翠色交融在一起,這如夢如幻的景象,讓人一下子就想起沈從文筆下“邊城”的意境,好像穿越到了一個寧靜美好的世界。
從觀景臺再往上爬,就能看到很有文化價值的鎮遠城墻。
和宏偉的長城比起來,這些低矮斑駁的古城墻沒有刻意修繕,也沒有很多游客,只有時光留下的痕跡。
它們雖然粗糙,但是很鮮活,就像歷史的活化石。
那些被戰火洗禮過的磚塊,像一個個衛兵一樣站著,用斑駁的裂痕低聲訴說著“黔東門戶”是怎么用血肉之軀擋住無數烽煙的,也默默地托起了這片英雄之地現在的國泰民安、祥和景象。
靜謐之旅
從山上下來,就到了祝圣橋。
站在這座建了250年的石橋上,你能看到鎮遠古城最安靜的一面。
橋上有一座叫“魁星閣”的建筑,青灰色的筒瓦一層一層的,飛檐翹角像大鵬展翅一樣,當地百姓親切地叫它“狀元樓”,它就像一座歷史的豐碑,見證著古城的文化傳承。
閣樓倒映在舞陽河的碧波里,和岸邊的垂柳一起構成了一幅動態的水墨畫卷。
三兩竹筏在水面上劃過,漁夫輕輕抖動手腕,漁網在空中展開成銀色的弧線,岸邊的老柳樹垂下發光的綠枝條,風一吹沙沙作響,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讓人好像到了仙境一樣。
這座長135米、寬8米的七孔石橋,早就不只是一個交通樞紐了,它像一條無形的紐帶,把古城的過去和現在連在一起,吸引著你走進古城,去探索它的秘密。
和那些被商業包圍的古城不一樣,鎮遠一直保持著難得的質樸。
古城里幾乎看不到很多游客,只有幾個老人在古樹下搖著蒲扇,悠閑地享受著時光;追逐的孩童驚起了悠閑的麻雀,給古城添了一份生機。
這里沒有刺耳的喇叭聲,也沒有千篇一律的商鋪叫賣聲,時間在這里好像變慢了,讓人能靜下心來,好好品味古城的韻味。
那些彎彎曲曲的幽深小巷,腳下的青石板路延伸著,好像能聽見歷史的回聲。
抬頭看,一座座造型精巧的門樓一個挨著一個,飛檐翹角間有著明清建筑的韻味,這些沒有經過修飾的原始風貌,才是鎮遠的靈魂,它們就像一本本無字的史書,記錄著古城的興衰。
要是你有興趣,可以去鎮遠博物館逛逛。
推開木門,就像走進了一條彎曲的歷史隧道。
從遠古的青銅器到明清的商賈文書,從斑駁的苗族銀飾到泛黃的古地圖……
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不只是文明的碎片,更是鎮遠作為“滇楚鎖鑰”的無聲史詩,它們向人們訴說著古城曾經的輝煌和滄桑。
這么安靜、遠離喧囂的地方,在全國都很少見,特別珍貴。
仙境之旅
走在鎮遠古樸的街巷里,轉過河道拐彎的地方,一片靠著山建的建筑就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舞陽河對岸半山腰上的青龍洞。
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像“懸空寺”一樣驚險,是這座千年古城最耀眼的建筑明珠,吸引著很多游客。
這座從明洪武年間就開始建的建筑群,就像華夏文明交融的活化石。
三十多座樓閣亭臺像珍珠一樣散落在中和山崖壁上。
沿著青石臺階往前走,幾乎每轉過一個山坳都有驚喜。
有時候能看到吊腳樓凌空伸出來,好像在挑戰大自然;有時候能碰到三層閣樓疊在一起,風格很獨特;雕花窗欞后面還不時傳來風鈴和誦經聲,好像是來自遠古的神秘召喚。
當舞陽河的碧波把兩岸吊腳樓的倒影揉碎,夕陽給青龍洞的琉璃瓦披上金紗,整座山崖建筑群就變成了漂浮在晚霞里的瓊樓玉宇,美到讓人驚嘆。
怪不得當年王陽明路過這里,會留下“山色水光皆畫本”的贊嘆,這是對青龍洞美景的高度評價。
還沒從這份千百年前的浪漫詩詞里回過神來,又被古城的夜色迷住了。
白天人來人往的石板古巷漸漸安靜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夜色中迷人的光影。
整個古城在暮色中換了一副模樣,變成了一幅流動的璀璨畫卷。
飛檐翹角間掛著的千百盞紅燈籠一個接一個地亮起來,在河面上投下晃動的倒影,就像天上的銀河傾瀉下來,把整條舞陽河都染成了流動的胭脂色。
微風吹過,燈籠輕輕搖晃,光影在水波間碎成點點金箔,和遠處古塔的輪廓、近處廊橋的剪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讓人看了屏住呼吸的夢幻景致。
游客們都不自覺地放輕了呼吸,生怕打擾了這場跨越古今的視覺盛宴。
要是說江南古鎮是工筆小品,那鎮遠就是潑墨山水。
它少了一些雕琢,多了很多自然的美,每一塊斑駁的石磚都好像在說:“此心安處是吾鄉”,讓人有一種心靈找到了歸宿的感覺。
【門票】
古鎮免門票,但內有另收費景點,例如青龍洞60元/人,石屏山元15/人,游輪80元/人,具體建議以實際為準。
【交通】
汽車:距離鎮遠古城核心區3公里左右,可在“貴州好行 ” 、“凱運出行 ”微信小程序 上查詢具體的車次、時間和價格 。
鐵路:現在在鎮遠停靠的列車有19列對開,有開往上海、杭州、廣州、昆明、成都、鄭州等地的列車,可以網上查詢后乘坐,高鐵可乘坐高鐵至凱里、三穗轉乘汽車或網約車直達鎮遠。
飛機:離鎮遠近的機場有黃平機場、芷江機場、銅仁大興機場和貴陽龍洞堡機場。
自駕:沿海方向自駕游可以選擇往滬昆高速公路(G60),三穗縣轉S80高速公路直達鎮遠,貴陽方向選擇玉盤高速S36可直達鎮遠。
【住宿】
古城內民宿眾多,但選擇時需謹慎。避免因貪圖便宜而選在過于偏僻的地段,夜間可能嘈雜影響休息。建議挑選靠近舞陽河的民宿,既享美景又便出行。
剛出鍋的豆腐釀、冒著熱氣的酸湯魚、淋著紅油的米豆腐...都是來到鎮遠古城必嘗的味道。
【一日游路線推薦】
新大橋 - 鎮遠革命史館 - 四方井 - 鎮遠博物館(無門票,刷身份證進入) - 盤龍大橋 - 青龍洞(門票3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