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的生殖內分泌代謝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排卵障礙、卵巢多囊樣改變、高雄激素和胰島素抵抗等,常伴隨肥胖、糖脂代謝異常和心血管風險增加。世界范圍內約有10%-15%的生育期女性受到影響并造成了巨大疾病負擔,然而發病機制仍未完全闡明。目前治療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預、激素治療和胰島素增敏劑等對癥控制。由于PCOS發病機制的復雜性和臨床表現異質性,傳統治療手段難以全面兼顧代謝與內分泌功能的雙重改善。近年來,針對PCOS代謝和內分泌功能障礙的新興藥物正在改變治療模式。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木良善、蔣晶晶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Hsun-Ming Chang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趙越合作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期刊發表題為
Promising drugs fo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argeting metabolic and endocrine dysfunctions的臨床展望。該文梳理了近年來PCOS藥物研發在代謝與神經內分泌領域的重大進展,探討了多種新型干預策略的機制基礎與臨床應用前景
突破傳統靶點:聚焦代謝與內分泌雙重調控
近年來, 新興治療策略正逐步擺脫“以癥狀為導向”的局限,向“病因導向”的精準治療轉變。代表性的治療方向包括:
GLP1受體激動劑:起初用于糖尿病和肥胖治療,現被證實可通過降低食欲、體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等,改善PCOS的代謝紊亂并恢復月經周期、提高妊娠率。
SGLT2抑制劑:作為降糖藥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減重、降雄激素及改善脂肪堆積等多重作用,盡管臨床研究仍較有限,但顯示出良好前景。
Kisspeptin與神經激肽3受體(NK3R)相關藥物:兩者均為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關鍵因子。Kisspeptin激動劑已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顯著改善黃體生成素(LH)節律和排卵障礙等作用;而NK3R激動劑則能降低高雄激素水平,優化LH分泌節律。
青蒿素衍生物:通過靶向線粒體蛋白LONP1并調控CYP11A1降解,抑制卵巢雄激素合成,為降高雄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動物實驗與探索性臨床試驗均顯示其在調節月經周期、改善卵巢形態和激素水平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圖1. 藥物干預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中生殖和代謝的潛在有益效果
多靶點協同干預:邁向個體化精準治療
盡管上述藥物機制各異,但在調節能量代謝、激素分泌與卵巢功能等方面往往具有交叉作用。例如,GLP1R激動劑不僅改善代謝指標,同時也降低雄激素水平,提示其可能兼具代謝和內分泌雙重調節效應。隨著對PCOS亞型(如肥胖型、瘦型、排卵障礙主導型等)認知的加深,未來的治療趨勢將轉向“表型驅動”的個體化用藥方案,即根據患者的代謝狀態、內分泌特征和遺傳背景制定差異化干預策略。
小結與展望
本文在總結現有研究證據的基礎上,提出以GLP1R激動劑、SGLT2抑制劑、Kisspeptin/NK3R相關分子及以青蒿素為代表的新型干預策略,正在逐步重塑PCOS藥物治療模式。此類藥物通過調控神經-內分泌-代謝軸,為實現多靶點綜合干預、提高治療個體化和改善生殖結局提供了堅實基礎。作者同時指出,目前尚需更多臨床研究來驗證這些藥物在不同PCOS亞型人群中的療效與長期安全性。未來,隨著遺傳學、組學數據與相關臨床數據的進一步積累,PCOS的治療或將真正邁入“精準醫學”新時代。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4-025-01121-z
制版人: 十一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會議資訊
近期直播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