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曾經坦蕩地表示:“平生無憾事,唯一愛女人”,在他漫長的人生中,身邊的異性追求者當然不僅是于鳳至和趙一荻,張學良引為摯友,直至暮年仍念念不忘的還有一人,她就是30年代的江南名媛蔣士云。
而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在夫人趙一荻女士陪伴下,步入臺北桃園中正機場,他們要從這里乘坐華航飛機,前往美國探親,而這次張學良這次去紐約會見的就是蔣士云。
蔣士云祖籍江蘇吳縣,出生于商賈之家,從小天生麗質,聰明好學,她在蔣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老四,故人稱她為“蔣四小姐?!?/p>
蔣士云12歲隨父母赴京,就讀于英國人開辦的學堂,學習英語,后以駐外使節千金的身份,隨父母遠赴歐洲,16歲時曾到法國巴黎留學一年,在熟讀英語的基礎上又初通了法文。
1927年夏天,蔣士云隨父親蔣履福從法國歸來,當時張學良已經是東北軍第三軍團總司令,駐防保定,張學良善于結交朋友,他與中國駐外大使顧維鈞的關系最為密切。
經顧維鈞引薦,張學良認識了蔣履福,同時也見到了坐于同席的蔣士云,那時的少帥,并沒有把蔣士云這位江南小姑娘放在心上。
1930年秋冬,張學良攜家眷抵達上海,在出席上海市市長張群為他舉行的宴會上,再次與蔣士云邂逅,這時蔣士云已出落成滬上名媛,蔣士云不但和少帥頻繁赴宴,而且又接連出席過張群和上海頭面人物舉行的幾場舞會,也許蔣士云就是從那時起,在心底深深愛上了這個東北少帥。
1931年2月,將士云有一次北京之行,決心向張學良袒露心跡,但是,她來到北京方才意識到與張學良已不可能在一起了,當時張學良身邊不僅有結發妻子于鳳至,而且在一年前又新添了女秘書趙一荻,兩人還有了愛情結晶。
此時少帥張學良誠摯地邀請四小姐到奉天的東北大學就讀,而她礙于巴黎的法文學業尚未結束,不想半途而廢,請求假以時日,少帥表示理解與支持。
但閱世頗深的他也隱約感到,這個窈窕少女如此力攻法文,心向歐陸,其發展方向必定不在國內,在北去的列車上,他望著窗外飛揚的雪花,心中一片惘然。
于是,蔣士云乘意大利郵輪遠赴歐洲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從此,張學良只能在海外報刊上不時見到有關蔣士云在法國求學,在歐洲旅行以及她隨父親出席各種官方活動的消息了。
張學良經常給蔣士云寫信,然而蔣士云卻不想干擾少帥的生活,一次也沒回信。
而在1932年春,蔣士云和貝祖怡在上海結婚,消息傳到北京時,張學良正背上“不抵抗將軍”的罵名,他在焦頭爛額之際,仍派員赴滬給蔣士云送去了賀禮。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時,將士云正在上海,后來,她從秘密渠道獲悉張學良被囚于奉化雪竇山時,曾去探視過幽禁中的張學良。
1990年,張學良在幽居50年之后,終于獲得了真正的自由,1993年3月,他來到了美國,張學良剛到舊金山,就對身邊的人說:“我想一個人到紐約去會會朋友,而且還是個女朋友!”
當時,在舊金山的親友對這對91歲高齡老人驚人之語大惑不解,只有趙一荻知道,張學良說的就是蔣士云。
趙四小姐對張學良的愛,是因為太怕失去而造成的束縛,而蔣四對少帥的愛,則是因為太過于了解而放手的自由,對于生性愛自由的張學良來說,后者無疑是贏家。
晚年的張學良私下曾說:“趙四是最愛我的,卻不是我最愛的,我的愛在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