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重慶訊 (通訊員 胡子昂)“這是我們的崗位信息需求表,你還可以掃描這個二維碼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近日,在重慶市北碚區嘉陵風情步行街流動黨員服務驛站,工作人員給來自四川省鄰水縣的流動黨員介紹企業用工情況。驛站定期邀請人社、醫保、民政等單位下沉商圈,開展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義診咨詢等服務,焐熱了很多流動黨員的心。
今年以來,聚焦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落實、服務難到位問題,北碚區以集中開展流動黨員登記接收工作為契機,創新實施“碚家關懷”行動,通過“查、管、育”三步法,全覆蓋推動706名流動黨員納入黨組織管理,確保流動不流失、流動不脫管。
集中力量全面“查”,用好數字技術,推動“紅巖先鋒智慧黨務”與“141基層智治平臺”有效銜接,將流動黨員登記接收細化為“摸排覆蓋率100%”“退回復核辦理率100%”等5個指標,向17個鎮街全量派發工作任務,登記核準568名流動黨員信息。整合部門力量,會同社會工作、公安、人社等部門發布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和“歸雁”指南,在商圈樓宇、小區網格、企業園區滾動播放,確保從流入“第一站”及時發現識別流動黨員。緊盯新興領域,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接觸面廣、信息量大、流動性強等特點,在產業園區、行業協會、網點站點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全覆蓋派發報到流程圖和二維碼,將43名“隱形”流動黨員接回家。
健全機制精細“管”,主動協同流出地黨組織建立“雙向共管”機制,幫助116名流動黨員解決漏登錯登、接收不及時、隨意退回等情況,共同規范流動黨員組織生活,確保學習“不掉隊”,思想“不游離”。堅持結對聯系,建立流動黨員管理“三個一”機制,每名支部委員至少結對聯系1名流動黨員,每月至少與本人聯系1次,與接收登記地聯系1次,實時跟蹤掌握思想動態、工作生活等基本情況,確保聯系“不脫節”、管理“不斷檔”。持續完善幫扶機制,聚焦流動黨員子女教育、老人健康等情況,對有實際困難的及時列入幫扶臺賬,有針對性地提供幫辦代辦、子女托管等10余項定制化服務,累計解決流動黨員困難問題300余件,確保流出心不遠、流入人不生。
搭建平臺強化“育”,助力鄉村振興。在春節、秋收等流動黨員集中返鄉高峰時段,開展“返鄉座談會”“縉云夜話”等活動,組織流動黨員分享致富經驗、推介致富項目、共商致富辦法,鼓勵他們發揮自身優勢,把家鄉富余勞動力帶出去,把外面資金技術帶回來,助力家鄉全面振興。用好“人人都是網格員”平臺,組織179名流動黨員掃碼注冊進網入格,通過設崗定責、事項認領、編組入網、積分兌換等方式,引導流動黨員協助參與環境整治、糾紛化解、隱患排查等工作800余次,帶動廣大群眾共同建設“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依托重慶社群傳播平臺,組織流動黨員開展線上“亮身份、踐承諾、樹形象”行動,切實當好網絡空間政策宣傳員、輿論引導員、風險化解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