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體育總局科教司對2025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擬推薦名單進行了公示,共有1101人符合2025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條件,其中跳水名將全紅嬋被擬保送暨南大學。
圖源人民日報
全紅嬋已不是第一次被保送大學,早在2022年她因東京奧運會奪冠被保送至中山大學。這引發了不少人對教育公平的質疑:普通學生需通過高考競爭,而運動員通過賽事成績即可獲得名校資格,是否具有“教育特權”?
圖源網絡
筆者認為如果是符合政策標準的保送是完全公平公正的,不存在所謂“教育特權”。
政策依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明確對國際級運動健將、國家級運動健將等高水平運動員提供保送資格。
保送標準:
- 國際賽事: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等國際賽事前八名;
- 全國賽事:全運會、全國錦標賽等全國性賽事前三名;
- 特殊項目:部分冷門或高難度項目(如圍棋、冰雪運動)可適當放寬標準。
圖源網絡
保送本科是優秀運動員應該享有的權益。大部分運動員因長期訓練會導致學業中斷,保送政策可以為其退役后提供職業轉型機會,解決運動員的后顧之憂。
此外,通過教育優待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競技體育,提升國家體育競爭力,無疑是對體育事業的激勵。
圖源網絡
運動員保送本科政策是中國體教融合的積極探索,既體現了國家對體育人才的重視,也需警惕執行過程中的公平性與學術質量問題。未來需在“激勵體育發展”與“維護教育公平”之間尋找平衡,避免政策初衷被異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