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人民陸軍
開欄的話
偉大實踐孕育時代新風,時代新風促進偉大事業。今年是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奮進強軍路,打好攻堅戰,時間極其緊迫,任務十分艱巨。愈是大道如砥、闖關奪隘,愈要加強作風建設,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萬千營盤,正氣充盈。即日起,@人民陸軍開設“新風正氣拂軍營·記者在一線”專欄,刊發融媒體記者一線采寫的見聞,以小切口、小故事和報網聯動、多元呈現的形式,反映陸軍部隊深化政治整訓帶來的新氣象新風貌新變化,激勵廣大官兵心無旁騖謀攻堅、團結奮斗向一流,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陸軍部隊新發展,為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72集團軍某旅“南京路上好八連”密切內部關系濃厚戰斗情誼——
“你疊的傘,我來跳!”
■記者童祖靜陳大帥融媒體記者安陽攝影胡雪峰
“以后,我和朱欽雨做疊傘搭檔。他疊的傘,由我來跳!”前不久的一天晚點名,第72集團軍某旅“南京路上好八連”政治指導員崔凱當眾宣布這一決定,所有人都驚呆了。
為何?崔凱解釋,傘降實跳訓練中,“自己疊的傘自己跳”是不成文的規定,每個人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如果用別人疊的傘完成實跳,無異于性命相托。更為重要的是,在不少官兵眼中,朱欽雨是名“后進”戰士。
“連隊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但指導員的話,還是讓我們感到心驚肉跳……”傘降教練員左澤超回憶,朱欽雨因工作消極被調整到新的小隊,訓練中打不起精神,疊傘訓練多次不合格。為此,晚點名結束后,左澤超找到崔凱,勸他收回這個決定。
一連數日,這件事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面對勸說,崔凱不為所動。幾年前,他在八連任小隊長時,就對朱欽雨印象深刻,還和他結下深厚情誼。重回連隊任政治指導員,發現原本活潑開朗的朱欽雨好像變了個人,找他談心總是沉默不語。
崔凱了解得知,朱欽雨日常表現下滑明顯,骨干感到很頭疼,不知不覺間,身邊戰友也開始與他疏遠。朱欽雨的小隊長楊迅有些束手無策:“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但他始終不愿和我們敞開心扉,有時還表現出強烈的抵觸心理……”
“內部關系是基層風氣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只有鍛造‘甘苦與共、生死相依’的內部關系,才能讓新風正氣滿軍營。”崔凱告訴記者,他的決定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激發連隊士氣、融洽內部關系的“一劑藥方”。
為了轉變朱欽雨,崔凱翻開《兵情錄》:“朱欽雨,江西九江人,從小聽著解放軍九江抗洪的故事長大,懷揣保家衛國的理想參軍……”“絕不能讓這樣的戰士消沉下去!”崔凱決心找到朱欽雨的“病根”。一次查寢,他發現朱欽雨躲在學習室里寫東西,走近一看,本子上記錄的是他和連隊幫扶對象胡紅根老人的往來交流。
▲胡紅根歷史資料圖
胡紅根是連隊幫扶了40多年的殘障人士,連隊每個月都會派人前去探望。前兩年,胡紅根返回安徽老家休養,和連隊的交流漸漸少了。沒想到,朱欽雨一直和他保持聯系,還經常為老人寄送生活用品。
看著密密麻麻的記錄,崔凱心中意外又感動:“多么淳樸啊,怎么能是‘后進’戰士呢?”那晚,兩人促膝長談,朱欽雨終于打開了心扉。原來,去年備戰上級比武,以朱欽雨的實力極有可能取得好名次,但他為了參加建制連考核不得不放棄比武。那段時間,朱欽雨突然變得消沉,骨干以為他在偷懶,組織重要的疊傘訓練時有意安排他站崗。感到沒被關注的朱欽雨索性自暴自棄,慢慢成了大家口中的“后進”戰士。
由于前期表現不佳,朱欽雨被暫停疊傘訓練。為了幫他卸下包袱,崔凱作出了這個震驚全連的決定。當朱欽雨帶著難以置信找到指導員時,指導員堅定地告訴他:“朱欽雨,我們是戰友,我無條件地信任你!”
此后,崔凱和朱欽雨作為主副手搭檔練習疊傘,朱欽雨的疊傘技能進步很快,直到崔凱提出和他一起參加傘降實跳,朱欽雨感受到了久違的認可。實跳當天,兩人背著合力疊好的降落傘,從800米高空相繼躍出機艙,藍天之下,傘花托舉他們在空中劃出航跡……“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戰友,不拋棄、不放棄,就一定能真心換真心、黃土變黃金。”崔凱向記者展示他們落地之后的合影,幸福洋溢在臉上。
如今,朱欽雨各項工作積極上進,與戰友相處越來越和諧。該連以此為契機,趁熱打鐵組織“好戰友該怎么做,好風氣從哪里來”討論辨析、“生死在一起,團結打勝仗”故事分享等活動,不斷為連隊建設注入情感動能。
短評
相信“相信”的力量
■錢子路
泰戈爾在《相信相信的力量》中寫道:“不是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你才相信孩子;而是你相信了孩子,你才能有希望。”
800米高空,崔凱與朱欽雨躍出機艙的那一刻,托舉他們的不僅是降落傘,更是一股穿透人心的信任之力。這場信任實踐,是帶兵干部與普通一兵的“雙向奔赴”,更是基層風氣建設的“夯基之舉”。
一支部隊作風好,官兵關系就密切,單位就有凝聚力戰斗力;作風不好,官兵關系就會不和諧,彼此就會失去信任,部隊建設也就不可能會順利。可以說,官兵上下一心、彼此互信是戰斗力的黏合劑,而好作風正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因此,只有不斷強化作風建設,才能把廣大官兵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舉一動有人教、一言一行有人帶、一點一滴有人管的生動局面,鍛造凝聚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戰斗情誼,把部隊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
來源│光榮e家 (ID:plaefamily)
編審│洪玉生
責編│童祖靜
編輯│方仲平
郵箱│grejwx@163.com
刊期│2816 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