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節目
由云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支持制作
立夏已至,萬物繁茂。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順應季節變化進行調整。中醫常說“春夏養陽”,立夏時節如何科學調養,才能讓身體更好地適應夏季的氣候特點呢?《健康生活》節目請到昆明市中醫醫院脾胃肝病科主任、中醫扶陽養生專家姜莉云教授為大家詳細解讀立夏時節的調養之道。
名醫檔案
姜莉云
博士,昆明市中醫醫院脾胃肝病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全國三八紅旗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云南省萬人計劃名醫,昆明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員,昆明市國內知名專家培養對象。
趕快點開音頻聽聽節目吧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氣候逐漸炎熱,此時調養應關注哪些方面?
夏季是一個萬物生長茂盛的季節。此時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氣溫升高,陽光充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立夏調養也應順應這種“陽氣外發”的季節特點,重點在于溫養陽氣,具體可通過飲食溫補、適度運動、調節情志來實現。
提到飲食溫補,夏季炎熱,很多人貪涼飲冷,這會損傷陽氣嗎?
是的!過度食用冷飲、冰水果等寒涼食物易損傷脾胃中陽,導致脾胃虛寒。立夏飲食建議多吃辛溫食材,如生姜、韭菜、茴香之類,幫助健運中陽,驅散體內寒濕,以順應夏季炎熱之性來補陽,陽氣得以生長,溫陽事半功倍。同時,夏季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陽氣升發。
在夏季如何兼顧養陽與防暑呢?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避開中午這段暑氣最盛的時間,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煉。
其次,我們要以溫和的運動為主,如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運動至微微發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導致“氣隨津脫,陽氣耗損”的現象。
最后,要注意補充水分,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量在1500-2000ml之間,盡量喝溫熱水,根據個人身高、體重、運動量來調整飲水量。
夏季陽光充盛,也別辜負這大好“陽光”,推薦大家在上午9-10點背對陽光靜坐15分鐘來“曬背”,借助自然陽氣溫通經絡。夏季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這樣陽氣才不會耗散出去。
情緒波動大會耗損陽氣嗎?
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順應天時,陽氣本就有向外的趨勢,此時若生氣發怒,氣機會向上沖逆,陽氣就不得潛藏,反而耗散在外。此外,夏季應“心”,生氣易引起心火亢盛,從而擾亂心神,導致煩躁、焦慮、失眠,進而耗傷心陽。因此,立夏之季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過度激動,可以通過“冥想、書法”等方式靜心。生氣時深呼吸幾個循環,或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平復情緒。只有心情恬淡舒暢,精神才能內守,陽氣才能得以潛藏 。
夏季的哪些行為會悄悄損耗陽氣呢?
除了情緒失調之外,還有貪涼飲冷會損傷脾陽;劇烈運動或者高溫勞作導致過度出汗,陽氣也會隨津外泄。除此之外,在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會喜歡開空調、風扇等,時間過長就會導致寒氣經過汗孔從腠理侵入體內,寒性收引,從而阻礙陽氣運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長期的熬夜、作息紊亂對陽氣的耗損影響巨大,陽氣在夜晚本應入于陰分當中來修養,特別在夜間子時(23:00-1:00),是陽氣伏藏修復的關鍵時間,長期的熬夜會使陽氣持續外耗而得不到修養,最終導致陰陽失衡。
陽氣為什么對我們這么重要?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云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陽氣之于人體就像太陽之于地球一樣重要,其貫穿在人的生命線中,主宰人生、長、壯、老、已的生命全過程。人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陽氣有著“活躍、增長、向上”的屬性,古往今來,陽氣都被視為推動生命運轉的核心,失去陽氣,生命就會因失去原動力而走向衰敗。
陽氣耗損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陽氣主要有“溫煦、推動、固攝防御”的作用。陽氣耗損,不能溫煦四肢百骸,會出現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現象。經脈失于溫煦和推動之力,氣機阻滯,氣血流通不暢,而導致機體關節活動屈伸不利、疼痛的癥狀。五臟六腑不得陽氣溫煦及推動,則不能各司其職,比如心陽虛,無力鼓動心神,導致疲勞乏力,甚至胸悶、心悸等癥狀。脾陽胃陽不足,不能發揮腐熟、運化的功能,消化功能受損,則腹脹、腹瀉、打嗝、反酸。陽氣虛損還會導致固攝和防御之力薄弱,易出現出大汗、尿頻、時時欲大便、易感冒等癥狀。
我們怎么才能抓住立夏之季溫養陽氣?
首先,要明確立夏養陽的核心在于“順時”和“適度”,順時就是借助夏季自然陽氣升發之勢,通過調整飲食、作息與此時相應。同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舒暢。適度就是要把握“補陽不可過燥(比如進食大量辛燥食物)”“防暑不可過寒(比如貪涼飲冷、過度依賴空調)”“運動不可大汗(微微發汗最佳)”這些方面。
其次,我們要明白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能盲目跟風,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立夏養陽之道。
能否介紹一些生活中的養陽小技巧?
首先,睡午覺是一個養護陽氣的好方法,夏季是一年當中陽氣最盛的季節,那午時(11:00-13:00)就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段,也是“陽盡陰生”的轉折點,此時小憩可助心經氣血歸藏,避免陽氣過度外散,同時為下午的陽氣升發蓄力。
其次,像一些長期久坐的人群,可以在休息時段,沿大腿外側(褲縫線)從上到下拍打至發熱,疏通肝膽氣機;也可以進行踮腳、提肛運動,刺激足少陰腎經,補益腎氣;或者兩手托天理三焦(八段錦第一式):雙臂上舉時深吸氣,疏通三焦;以上幾個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陽氣,助益人體氣機運轉。
夏季午睡養陽還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第一忌飯后即睡,建議餐后30分鐘再午睡,否則影響脾胃運化,導致痰濕內生,反傷陽氣。
第二忌貪涼裸睡,夏季午睡時,肩頸、腹部需遮蓋,避免冷風直吹,防止寒邪侵入機體。
第三忌強行午睡,若毫無困意,可靜坐冥想代替,強行入睡易引發焦慮,反而耗氣。
有沒有適合夏季補陽的中醫方面的治療方法?
比如艾灸、穴位貼敷、耳針、中藥熏洗等都是效果比較確切的方法。當然,首先得把作息、飲食方式調整好,這樣才能取得“如虎添翼”的效果。
如何在立夏節氣養成正確的養護陽氣的心態和習慣?
首先,要接納自然變化,與天時共振,而非對抗。夏季陽氣外浮是自然規律,養護陽氣的第一步是接納變化而非抗拒,比如過度吹空調與過飲冷飲所制造的“人造寒冬”會閉阻毛孔,使寒邪內侵,控制貪涼欲望,方能防陽耗損。要順應天時作息,晨起迎接朝陽,午間小憩養心,傍晚散步導引氣血,讓身體節奏與自然同步,形成“天人合一”的內在節律。
其次,要有長期主義,需以四季為周期看待立夏養生。要認識到“陽氣如儲蓄,夏季過度透支秋冬必匱乏”,將“春夏養陽”的觀念融入日常,明白夏季三伏天曬背、貼敷不僅是治療,更是對長期守護陽氣健旺的投資。還要破除速效思維,不因短期無效而焦慮放棄,選擇適合自己的養陽方式并加以堅持,不盲目跟風。
此外,陽氣養護需身體力行與心性修煉結合。夏季心火易亢,遇煩躁時默念“心靜自然涼”來調節情緒,按揉內關或勞宮穴(掌心)清心火,避免怒氣耗陽。還可以細嚼慢咽,感受食物溫暖脾胃的過程,取代邊刷手機邊狼吞虎咽的耗散狀態。
總之,夏季養護陽氣的心態,本質是對生命能量的敬畏與經營。遵循節氣規律、順應天時,最終才能培育出旺盛的生命力。
【收聽方式】
云南新聞廣播(FM105.8兆赫、AM576千赫)
廣播首播時間:每周三14:30點;
重播時間:周四9:30點、周日9:30點和14:30點
也可以通過——“學習強國、云聽、蜻蜓FM、喜馬拉雅、阿基米德”APP搜索“云南新聞廣播”查找“健康生活”同步進行收聽。
【節目留言】
如果想咨詢專家、尋醫問藥的朋友請提前通過七彩云端APP或“云南新聞廣播”微信平臺留言給我們,并留下您的聯系方式,以便我們及時對您的問題進行反饋。
好視力超級會員日,今天全面放開會員特權!凡是眼睛不舒服的,不論是手機電視上的字看不清,還是迎風見光流眼淚,甚至發干發疼、整天特別難受的,現在就打400-608-6599直接就送你78元的蒸汽眼貼,親自感受效果。還能兌換豪華收音機和一大瓶補充眼部營養的葉黃素。
來源:云廣主播 梓云
編輯:李青蕓 尹本琦(實習)
一審:王宇
二審:位偉鋒
三審:管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