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9日晚上,根據巴基斯坦媒體報道,巴基斯坦空軍和印度空軍在克什米爾附近發生了首次正面接觸。在接觸中,巴軍殲-10CP戰斗機成功逼退了印度空軍的驕傲“陣風”戰斗機,使其回轉脫離。
巴基斯坦媒體報道截圖
如果說4月29日巴基斯坦媒體的報道,咱們看看就得,大伊萬自己都半信半疑。沒想到接下來,巴方推出了一位重磅人物,來給此次“猛龍”戰“陣風”背書。
5月3日,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阿素夫出面親自證實,在4月29日夜間的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P戰斗機,使用其中國制造的某型干擾吊艙,成功干擾了“陣風”戰斗機的雷達和通訊系統,迫使“陣風”戰斗機喪失了態勢感知,緊急在斯利那加機場降落避戰。
殲-10可掛載的K/RKL-700A型電子戰吊艙
這是巴基斯坦軍方高層人物首次證實“猛龍”和“陣風”戰斗機對抗的細節,也讓此次印巴之間的“高端戰”平添了幾分可信度。
印度媒體的駁斥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都親自出面證實了,那看來此事可信度很高?不用說,印度那邊勃然大怒,立刻跳出來予以駁斥。
印度方面勃然大怒,立刻跳出來予以駁斥
5月5日,印度國防研究網(IDRW)發表了一篇長篇辟謠文章,專門辟謠所謂的“‘陣風’戰斗機在電子對抗中被殲-10CP壓制”的巴基斯坦軍方表態,大伊萬大概看了一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這樣幾個觀點:
其一是“陣風”戰斗機的無敵之REB-2-A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過于先進,使用干擾吊艙根本無法進行干擾。文章里還引述了一個X用戶的話來說,殲-10CP戰斗機想要干擾REB-2-AA雷達,好比“90年代的晶體管收音機干擾SPOTIFY流媒體”一樣;
印媒稱“陣風”戰斗機的無敵在于REB-2-A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過于先進,使用干擾吊艙根本無法進行干擾
其二是“陣風”戰斗機的無敵之SPECTRA綜合電子對抗系統的優勢巨大,不僅可以將全機的主動、被動干擾/對抗措施有機結合起來,更是融合了主動對消技術,靠主動生成的電磁信號來掩蓋“陣風”戰斗機的雷達特征;
其三不用說了,“陣風”戰斗機在高威脅環境下曾經展現出了良好的性能,而殲-10CP戰斗機則“沒有實戰經驗”,只是中國制造的“廉價貨”。
巴方稱巴軍殲-10CP戰斗機成功逼退了印度空軍的驕傲“陣風”戰斗機
所以,這一勝二勝三勝之后,結論是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斗機依然是南亞天空的霸主,巴基斯坦空軍那就是在虛張聲勢而已。
法國雷達真厲害嗎?
事實真心如此?嗯,才怪,首先咱們就說說這個所謂的無敵之REB-2-AA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好了。
REB-2-AA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相關說明
IDRW的文章里自己說的明明白白,REB-2-AA雷達共有838個T/R組件,對典型戰斗機類目標最大的截獲距離200千米左右,具備頻率捷變性能和低可截獲(LPI)特征。
咱覺得吧,就REB-2-AA雷達這性能……這有啥好吹的?尤其是那個低可截獲設計和頻率捷變,這種對波束進行精密控制,使用窄波束和自適應波束成型降低雷達信號被RWR設備截獲概率的設計,這不是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標準配置嗎?這是山豬沒見過細糠?
至于REB-2-AA雷達本身,咱就說中國航空工業外賣的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2018年的時候咱們在珠海航展上,展出過一款型號叫LKF-601E的風冷有源相控陣雷達。
該型雷達主打的性能特點,是不需要安裝復雜的液冷設備,可以在原本安裝有平面縫隙陣火控雷達的位置原位替換,適宜于FC-1 Block2批次和殲-10A型戰斗機的改裝。從性能上來講,屬于絕對的低端雷達,而且還是外貿型號。
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航空工業展出過一款型號叫LKF-601E的風冷有源相控陣雷達
但就這么一個外貿型雷達,它的重量只有145千克,對典型戰斗機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大于170千米,對海面目標搜索距離大于220千米,對地面目標探測距離大于300千米,可以跟15打4。也就是說這款低端雷達,它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已經和REB-2-AA雷達的性能指標不相上下了。
更不用說,LKF-601E雷達,它其實是個競標失敗的雷達。最后外貿的FC-1 Block3戰斗機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KLJ-7A型火控雷達。
KLJ-7A型火控雷達
該型雷達使用的T/R組件數量高達1200個以上,早在2014年展出的KLJ-7,對于典型戰斗機大小目標探測距離就在150千米左右。而KLJ-7A據稱通過更換組件,優化算法等手段,對空探測能力一下子提高了65%,對典型的空中目標探測能力瞬間提高到240千米左右。
而且注意,這還只是一個外貿型號,可能還不如殲-10CP戰斗機使用的雷達,是給“梟龍”用的,就這已經把“陣風”的雷達給秒得渣都不剩了。
圖為巴基斯坦空軍戰機
歸根結底,還是歐洲在半導體微電子技術領域,積淀相比中美差距是逐漸拉大的。別的不說,你看歐洲現在有啥知名的通訊品牌?有啥知名的手機?再說現在歐洲戰斗機的相控陣雷達配備,那都不是一般的緩慢。
就比如“陣風”戰斗機,一直到F3R版本才開始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這都已經是2018年到2022年的事情了,之前的“陣風”全靠那個無源相控陣雷達頂著。這相控陣雷達的裝機速度,甚至比中國空軍還晚了幾年,比殲-20裝備部隊的時間還要晚。
再加上“陣風”戰斗機的機頭部分設計可以說是先天不足,雷達罩部分直徑太小,直接導致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效陣面孔徑不足。在一票戰斗機的T/R組件都在1000個打底的情況下,你弄了個838個T/R組件的REB-2AA雷達,你莫不是在逗我?
而且這部雷達的總體架構很落后,甚至在中美兩國開始全面鋪開GaN組件的情況下,這部雷達還是GaAs組件。這些全都是它的問題,體現出的是法國在相控陣雷達領域落后的窘境。
印度的“陣風”戰斗機相控陣雷達不夠看
所以,要大伊萬來說,印度的“陣風”戰斗機,你吹點別的都好,千萬別吹你自己的相控陣雷達。你那個REB-2-AA雷達,在巴軍一票中系AESA雷達根本不夠看的,甚至在戰時復雜電磁環境之下,用于制導流星-MBDA遠程空對空導彈都要打個問號。
SPECTRA優勢巨大?
至于被印度寄予厚望的SPECTRA綜合電子戰系統,這種主動對消技術在十多年前還算是個稀罕貨,可現在都已經是2025年了,連俄羅斯空天軍的“希比內-M”吊艙都開始主打一個主動對消技術了,那SPECTRA好像也沒啥大不了的。
SPECTRA綜合電子戰系統相關說明
珠海航展上,中電科展臺上有類似功能的干擾吊艙海了去了,目前的下一代機載電子戰設備的主力,已經發展到拖曳式電抗誘餌和飛航式電子戰設備上了,這方面巴基斯坦空軍沒有,印度空軍也沒有。
珠海航展上,中電科展臺上展示的干擾吊艙
所以說,“陣風”戰斗機就別吹你那個電子戰吊艙了,SPECTRA的性能在法國來看當然不錯,但是在咱們看來沒啥大不了的。
陣風比殲10更有實戰經驗?
至于IDRW又開始吹,說“陣風”戰斗機具備實戰經驗?咱們的殲-10CP戰斗沒啥實戰經驗啥的,咱都不想多說啥了,說的好像你“陣風”戰斗機有啥像模像樣的實戰經驗一樣。
你那“陣風”戰斗機所謂的實戰經驗,不就是對卡大佐的軍隊丟水泥炸彈,在敘利亞炸ISIS,最多跟電子戰一樣蹩腳的俄羅斯空天軍接觸接觸嗎?“戴高樂”號航母有幾次,真正部署到危機四伏的危險海域里執行高強度作戰、演訓任務?
說到底這些國家的所謂“實戰經驗”,其體系對抗強度、演訓烈度,第一還不如我們平時自己搞的大規??哲姂鹨蹜鹦g演練,第二真的不如我們平時在東部海域和強敵的過招。別的不說,你哪家的“陣風”能跟NGJ-MB電子戰吊艙過過招的你站出來?
圖為解放軍戰機演訓
所以,所謂的中國制造的戰斗機“沒有實戰經驗”,這屬于典型的黑無可黑的尬黑,真到打起來的時候,就能讓他們知道什么才叫實戰經驗。事實證明,你飛到沙漠里邊炸個帳篷,那真的不叫實戰經驗,充其量只算是參加了戰斗而已。
其實,就正如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次的那樣,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P戰斗機,相比印度空軍,主要的優勢不僅僅是單機性能的優勢。巴軍自己的空軍戰役體系遠比印度的要完備,可以使用戰斗機、預警機、地導、電子干擾機等組成一個基本完整的空中戰役戰術集群。
戰時,靠電子干擾機首先進行壓制,然后預警機進行空戰指揮,地導對在空戰斗機進行地面掩護,然后才能輪到戰斗機出場,被預警機引導到有利的進攻方向上發起進攻,首先就能拿到戰術上的優勢。
這玩法就比印度這種預警機來自于以色列,地導來自于俄羅斯,戰斗機來自于歐洲,然后大家全都各玩各的要高級不知道哪兒去了……“陣風”戰斗機的性能就算再強,你靠一架戰術飛機上的電子戰吊艙,能同時干擾預警機,電子戰機,地導雷達?這就是所謂的雙拳難敵四手,亂拳打死老師傅。
戰時,靠電子干擾機首先進行壓制,然后預警機進行空戰指揮,地導對在空戰斗機進行地面掩護,然后才能輪到戰斗機出場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印度的IDRW不討論體系作戰,反而在那拿著“陣風”戰斗機跟殲-10CP搞斗獸棋,這從一開始,格局就落了下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