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煩右上角點個“關注”,這樣就不會錯過精彩內容,隨時都能查看啦。
英國曾經有一位首相被指控在公共場合對女記者有不當身體接觸,試圖用權力換取特殊關系,雖然本人一直否認,但圍繞他的爭議從未停止,他就是鮑里斯?約翰遜。
2021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演講時試圖引用詹姆斯?邦德電影的情節來活躍氣氛,結果卻遭遇全場冷場。英國《衛報》直接諷刺他是個“滑稽角色”。
作為一國領導人,鮑里斯?約翰遜卻常常以搞笑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發型凌亂、動作夸張,“滑稽角色”這個標簽對他來說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滑稽角色”的政治生涯
1964年,鮑里斯?約翰遜出生在美國紐約,后來放棄了美國國籍,進入英國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深造。
他在大學主修古典學,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辯論社里,磨練出了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皮子,這也為他后來的政治道路打下了基礎。
畢業后,鮑里斯成為一名記者,因編造新聞被《泰晤士報》辭退。然而,他隨后在《每日電訊報》憑借反歐盟言論嶄露頭角。
2008年,鮑里斯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事:成功擊敗工黨候選人,當選倫敦市長。
他在擔任倫敦市長期間,大力推廣自行車出行,升級公共交通系統,因此被稱為“鮑里斯自行車”和“鮑里斯奧運”的創始人。
這8年間,他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就連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這位看似不太靠譜的市長確實讓倫敦煥發了新的活力。
真正讓鮑里斯登上權力巔峰的是2016年的脫歐公投。
他舉著“英國每周給歐盟3.5億英鎊”的牌子到處宣傳,盡管這一數據后來被證實是誤導性的,但卻成功激起了民眾對歐盟的不滿情緒。
當時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卡在議會無法通過,鮑里斯帶著“強硬脫歐”的口號脫穎而出,于2019年以保守黨領袖身份入住唐寧街10號。
他上任的第一天就開除了23名反對脫歐的保守黨議員,強行推動“無協議脫歐”計劃。
關于鮑里斯的爭議從未間斷,各種丑聞也層出不窮。
新冠疫情期間,他前一天還在說“要與新冠病毒共存”,第二天就宣布全面封鎖城市。
不久之后,“派對門”事件曝光。2020年英國實施嚴格封鎖措施時,鮑里斯竟然在唐寧街開香檳舉辦派對,事后還裝傻充愣:“我以為這是工作會議呢。”
2019年,《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夏洛特?愛德華茲爆料稱,20年前與鮑里斯共進午餐時,對方曾在桌下對她大腿進行不當觸碰,還對另一位女性做了同樣的事。
鮑里斯當場予以否認,唐寧街方面也表示“指控不成立”。
這件事還沒平息,他又被曝出在擔任倫敦市長期間與美國女商人阿庫里有婚外情,甚至涉嫌利用公款為她的公司謀取利益,最終鬧到警方介入調查。
到了2022年,鮑里斯的好運終于耗盡。
保守黨副黨鞭平徹被曝猥褻男同事,而約翰遜早就知道平徹的劣跡卻依然重用他,導致超過50名官員集體辭職,民眾支持率跌至26%,創下英國現任首相最低紀錄。
鮑里斯不得不站在唐寧街門口宣布辭職,他的首相任期還不到三年。
如今,鮑里斯已經離開政壇兩年,但他仍然渴望重返政界,認為自己還有未完成的任務。
英國前保守黨成員向《每日電訊報》透露,鮑里斯正在考慮重新回歸政壇。
鮑里斯從政期間,對華態度耐人尋味,表面上一套,背地里又是另一套。
“滑稽角色”的對華雙重態度
鮑里斯擔任倫敦市長期間,多次訪問中國,開通微博與網友互動,積極推動中英自由貿易,甚至提出“英國兒童應該學習中文”的觀點。
在他成為英國首相后,曾在唐寧街與中國企業的圓桌會議上自稱是“狂熱親華派”,強調無論遇到何種政治困難,都要努力改善中英關系。
然而,這些“親華”表態與他在任期內的實際行動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香港問題上,英國政府多次以所謂“人權”為借口干涉中國內政,雖然鮑里斯沒有直接發表意見,但英國議會通過多項涉港法案,嚴重損害了中英關系。
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既想迎合保守黨內對華強硬派,又不想完全得罪中國市場。
除了干涉中國內政之外,鮑里斯政府對華為的禁令更是充分體現了他的雙重標準。
2020年7月,鮑里斯政府突然宣布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并要求在2027年前拆除所有華為設備。
這一決定導致英國5G部署延遲兩年,經濟損失超過20億英鎊。
此前,英國曾允許華為參與35%的非核心網絡建設,但在美國的壓力下,鮑里斯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推翻了原有決定。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批評此舉“損害英國開放形象”,而鮑里斯本人在公開場合仍聲稱“重視中英關系”。
這種對華政策的雙重標準,源于英國脫歐后的經濟困境和政治投機心理。
鮑里斯試圖通過表現出“親華”姿態吸引中國投資,卻又受到國內保守黨意識形態的影響。
2021年,英國對華進口比例升至13.4%,成為歐盟以外的最大貿易伙伴,但政治上的對抗性舉措使中英關系陷入低谷。
鮑里斯的矛盾立場,實際上反映了英國在全球格局變化中尋求平衡的努力,同時也暴露了其缺乏戰略定力的弱點。
結語
鮑里斯?約翰遜的政治生涯充滿了爭議與矛盾,他以“滑稽角色”的幽默活躍于政治舞臺,但在關鍵議題上卻暴露出投機的本質。
他對華政策的雙重標準,不僅是英國脫歐后“全球英國”戰略的體現,也反映了他個人政治風格的局限性。
參考:
1. 觀察者網:歐媒群嘲約翰遜COP26表現:他就像個小丑,想搞笑底下卻沒人笑 2021-11-06
2. 中國新聞周刊:從牛津高材生、名記到政壇高層,英國新首相鮑里斯的開掛人生 2019-07-24
3. 環球網:被指曾在20年前 “捏”女記者大腿,約翰遜否認有過“不當接觸” 2019-09-30
4. 環球時報:約翰遜:我狂熱親華 2021-02-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