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承學堂與浙江名醫沈林興主任及其學生合影
九月往嘉興,秋風起兮白云飛,鶴唳澄虛天一抹。
四時代序,萬物回薄,東南名城,湖聲涌新。維公元2023年9月17日(農歷八月初三),癸卯年辛酉月戊寅日,吉日兮良辰,浙江針灸名醫沈林興主任喜納羅先生、周先生為門下弟子,很榮幸古承能促成這段師生緣,幫助更多有志之士參加到岐黃傳承的事業中來,復興中醫,普救含靈之苦。
沈林興
主任中醫師
桐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中心主任
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江西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
浙江省基層名中醫
嘉興市基層名中醫
桐鄉市級名中醫
沈林興主任在桐鄉中醫院為求診患者進行
三伏貼、針灸、推拿、艾灸等冬病夏治工作。
中醫藥學有數千年歷史,在漫長歲月中能夠延續不斷并有所發展,中醫藥教育起了重要作用,而師承教育是伴隨著中醫藥學的產生而幾乎同時存在的,如倉公師徒、郭玉師徒、張仲景師徒、華佗師徒等。徐大椿在《考試醫學論》中說:“若欲斟酌古今考試之法,必訪求世之實有師承,學問淵博,品行端方之醫”。必學有淵源,而師承不絕矣。求學者必入師門,方可得其門徑,進而登堂入室,盡覽其奧。
古承攜手沈林興主任,圓滿舉行周先生、羅先生拜師典禮。
古承中醫學堂
儀式開始,古承中醫學堂劉勛亮校長介紹了拜師的兩位學生,羅師兄是70后,從事房地產行業多年,30歲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過去15年間廣泛涉獵儒、釋、道、醫。羅師兄勤練不輟養生氣功13年,以養生漸入醫道,隨著對中醫藥的逐漸了解,對學習中醫的興趣與日俱增,遂決定通過中醫師承的方式系統學習中醫。周師兄是技術工程師,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技術專家,但非其所愿,常感人生茫然,后來接觸到中醫文化后相見恨晚。師兄說,愿盡余生以探醫道,倘有學成之日,必當如樹之枝葉傳承所學并庇蔭疾苦之人,如古人使德澤下流,永不止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愿上下而求索。劉校長說,沈主任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對于跟診的弟子毫無保留傳承中醫絕技,兩位學子有幸跟隨沈主任學習,務必勤勉求學,謹遵師訓,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不辱師命,成一代傳承佳話。
拜師儀式
尊師重教,回歸傳統
奉拜師茶
奉拜師茶
宣讀拜師貼
老師回禮
林斷山更續,洲盡江復開。兩位學員能作出追隨自己內心的選擇,輕舟已過萬重山。相信學員在師父的口傳心授、耳提面命下,勤于實踐,精于臨證,必能熟諳經典,旁及百家,妙悟岐黃,登堂入室,仁心仁術,厚德濟生。
在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中國傳統醫學體系之中,針灸不僅因其操作簡便、療效獨特為后世多有運用,針灸理論體系成型于中國醫學最早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之中(以下簡稱《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書),內容豐贍富麗,發展至今其理論洋洋大觀。相信兩位弟子在師父的帶領下可以深學細悟,把握理論精髓。
中醫復興,離不開民間的有志之士,而中醫師承是非中醫專業人員報考醫師資格考試的唯一途徑,古承中醫學堂專注于中醫師承業務,提供師生互選、公正備案、拜師儀式、教學管理、考試輔導、學習沙龍、中醫游學、執業推薦、診所備案等全生態中醫學習及個人職業發展整體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