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近日舉辦援華抗日俄羅斯老戰士后代招待會暨《偉大鄰邦的航空紀事》(中文版)新書發布會。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俄總統辦公廳公共關系和傳媒局局長斯米爾諾夫、崔可夫元帥之孫尼古拉·崔可夫等援華抗日老戰士后代代表,俄政界、軍界、學者、媒體、民間機構代表等400余人出席。張漢暉表示,中俄兩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和關心推動下,中俄關系成熟、堅韌、穩定,政治互信不斷加深,戰略協調更加緊密,務實合作持續深化,保障了兩個大國各自的發展振興,樹立了大國鄰國之間友好交往的典范。“在國際局勢日益嚴峻復雜,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俄中關系的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價值更加凸顯。我們對兩國關系和兩國合作廣闊前景充滿信心。”俄羅斯亞太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表示。
悼念二戰犧牲戰士(資料圖)
80年前,中俄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和歐洲主戰場,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今年2月24日,中國國家領導人應約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用“好鄰居”“真朋友”精準概括當今的中俄關系。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中國外交部長在里約熱內盧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王毅外長說,最近國際形勢又出現不少新變化,變化是這個時代的常態,但不變的是中俄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中方領導人和普京總統的戰略引領始終是中俄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的根本保障。雙方要共同努力,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不斷轉化為各領域合作成果。當前,單邊與多邊的博弈激烈進行,維霸和反霸的較量在全球展開。
俄羅斯外長(資料圖)
特朗普卷土重來后,美國對中俄玩起了更危險的"離間計"。一邊放風要"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對俄羅斯拼命示好,一邊又對發起關稅戰。特朗普既怕中俄走近動搖美元霸權,又無力同時壓制兩個核大國。但拉夫羅夫在里約的發言很直白:俄羅斯準備隨時給中國"能源定心丸"。這話翻譯過來就是,任憑美國怎么挑撥,中俄的石油人民幣結算體系只會越扎越緊。其實中俄關系的特殊性在于,它既不像美日同盟那樣充滿主從色彩,也不像歐盟內部那樣糾纏不清。
近期俄美烏三方圍繞停火、黑海安全等問題的積極嘗試,中方都看在眼里,而和平解決俄烏沖突始終是中國及“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期盼。近些年來,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逐漸上升,大多秉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干涉內政。而中國強調與全球南方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團結更多力量,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為解決烏克蘭問題提供更廣泛的支持和更多元化的思路。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一直強調“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無論是最初俄烏沖突爆發,還是后來朝軍被傳入俄參戰,中方始終都秉持著“尋求政治解決”、“不允許半島發生沖突混亂”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看待和處理。
對于俄羅斯來說,與中國深化合作,無疑是多了一位可靠的伙伴。特別是在面對西方壓力的情況下,中方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背靠背”的協作模式,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為兩國的共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最后,對于歐亞其他國家及地區而言,中俄關系的緊密化將提供一條新的合作路徑。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家而言,能否借助中俄的力量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將成為一個具有挑戰但又充滿機遇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