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據美國“戰區”網站近日報道,美軍發射的一枚GBU-53“風暴破壞者”滑翔炸彈,幾乎完好無損地落入胡塞武裝手中。從公開圖片看,這枚炸彈躺臥在沙漠中,除外殼有一些撞痕外,損壞程度并不嚴重,或表明其是飛行途中因故障墜地,而非被敵防空火力擊落。
幾個月前,美軍一架MQ-9B察打一體無人機也被胡塞武裝“生擒”,同樣外觀大致完整,機身表面蒙皮光滑,油漆都沒蹭掉,甚至看不到被防空武器攔截所產生的彈孔和破洞。
美國航母(資料圖)
俄烏沖突發生后,這款導彈被援助給烏克蘭,集成到米格-29戰斗機上用于對抗俄羅斯防空系統,具體取得多大的戰果不明。美軍在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當中,也使用了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不久之前,美國媒體《戰區》就曾經報道過,一架EA-18G電子戰攻擊機從“杜魯門”號航母上起飛時,攜帶四枚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前往也門執行任務,以壓制也門胡塞武裝的防空系統。
美國海軍研究所最新報告顯示,胡塞武裝手里至少有800枚各型導彈,而且月產能保持在30枚以上,這消耗戰根本看不到頭。反觀美軍這邊,航母上的超級大黃蜂戰機飛個來回就得4小時,等趕到戰場黃花菜都涼了,油錢還比胡塞的導彈貴幾十倍。現在紅海上的魔幻場景是:造價130億美元的福特號航母,每天被幾百美元的無人機騷擾,攔截一枚防空導彈就要花210萬美元。五角大樓算過賬,光是為了保護商船安全過紅海,美軍每個月就要燒掉9億美元軍費,
也門遭到美軍轟炸(資料圖)
顯而易見,拋開作戰損失不說,美軍在不斷轟炸胡塞武裝,以及攔截對方發射的導彈和無人機上消耗的彈藥,真是讓五角大樓喘不過氣來。雖然在也門的戰斗中美軍承受了不小的損失,這些都算是小事,關鍵在于,他們被胡塞武裝死死纏住,實在難以抽身應對其他地區的挑戰。這才是美國全球軍事戰略上遭遇的重大打擊。如今的美國,不僅在亞太區域應對中國對其霸權的“挑戰”時力不從心,就連施壓伊朗達成協議的舉動上,也顯得無計可施,真是尷尬。
據 2024 年的數據顯示,美軍的武器研發成本較 2000 年上漲了 300%,而裝備的交付周期也延長至 15 年以上。這使得美國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國際軍事形勢時,往往陷入被動。軍工復合體的 “吸血” 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防利益,使得美國的軍事優勢逐漸被削弱。
美國軍火生產(資料圖)
美國的軍費是8860億美元,聽起來特別嚇人,但實際上這錢花得地方太多了。美軍在全球到處跑,從歐洲到中東再到亞太,到處都需要花錢。而且這些錢就像是流水一樣,花出去就沒了。更麻煩的是,國會還在爭論債務上限的問題,給軍費撥款的事情一拖再拖。米尼漢就抱怨說,冷戰時期美國的軍費占GDP的10%,而現在只有3.5%,這根本就不夠用啊!
有分析人士指出,倘若中美之間真的發生軍事沖突,美國空軍的90%戰機可能面臨毀滅,這聽起來有點悲觀,但也透出了美國對兩國軍力對比的深切擔憂。過去,美國的空軍可是獨領風騷,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但如今,隨著我國軍事技術迅猛進步,這種優勢正逐漸褪色。尤其是在導彈和無人機技術方面,我國已然站在了世界前沿,這促使美國不得不加大對空軍的投入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