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金華市博物館“里婺”文創商店憑借獨具匠心的文化創意和趣味互動活動,成為游客打卡的“流量擔當”。據統計,假期期間文創店累計接待游客四萬九千余人次,日均客流近萬人人,文創累計售出千余份,來自杭州、上海、蘇州等周邊城市的游客尤其青睞這里的文創產品,其中金華火腿冰淇淋成為館內“頂流”,“囊中之婺”文創冰箱貼更是“人手一份”,成為游客帶走“金華記憶”的熱門選擇。
帶著走的婺州:“囊中之婺”把金華帶回家
五一假期間,文創商店里的各類冰箱貼是游客的重點關注對象,其中“囊中之婺”系列冰箱貼和“八詠折桂”系列簽字筆成為熱銷商品。“囊中之婺”冰箱貼包含四款冰箱貼,分別是代表金華酥餅、婺州窯、八詠詩詞、婺劇四類金華地方文化特色,吸引了外來游客的大量目光,成為熱銷商品。以八詠樓桐樹門狀元登科傳說為背景的“八詠折桂”簽字筆也以其美好寓意成為游客們的重點搶購對象。而隨著五一期間攀升的氣溫一同成為店內“頂流”的產品,則是假期前剛剛引進商店的火腿冰淇淋。這款將金華標志性特產與潮流冷飲結合的創意產品,憑借新奇口味吸引大批游客專程前來嘗鮮,一躍成為五一假期的文創“頭牌”。
“里婺”小小代言人:讓文化傳承“活”起來
“阿姨,這個冰箱貼上的圖案是八詠樓,我們金華自古以來就是文人輩出的地方哦!” 來自江濱小學六(8)班的趙炫齊正在商店內為游客講解產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他在參與活動的第一天就服務了近30名游客,成為了當日研學活動的“銷冠”。像他這樣的“導購員”在五一期間還有很多,他們是博物館招募的“小小代言人”,經過館方培訓后,這些“文化導購”們會向游客講述文創背后的故事,如金華火腿的來源與歷史,文創包的包身圖案來自八詠樓的飛檐斗拱線條,內襯帆布上藏著《麗正書院收支征信碑》的文字等。被服務的游客們也十分欣喜:“小朋友講得頭頭是道,我們一邊購物一邊學到了知識,特別有意義!”“原本只是來逛逛,結果被‘種草’了金華的人文歷史,周邊就是古城景點,出門就能打卡文創里的元素!”
通過在商店內開展“小小代言人”研學活動,金華市博物館打破了傳統的單向宣傳模式,讓青少年志愿者成為文化傳播的“種子”,帶動家庭乃至社會對金華地方文化的關注。這種“沉浸式文化輸出”模式,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也讓外地游客深度感知金華作為“千年古城、浙學搖籃”的深厚底蘊。
多元“文創+”:打造文化服務的復合場域
以文創商店為原點,金華市博物館將研學、打卡、休閑、聯名等多重場域功能與空間結合,讓文創商店成為金華文化的流轉樞紐。
商店出口與中國郵政合作的有聲明信片制作與郵筒,成為假期觀眾們打卡金華“郵戳”的熱門方式。拍照打卡區以露營為主題在商店內用“一招打馬棋”系列露營文創鋪設的場景,不僅提供了文創使用的實景氛圍,也為觀眾游覽打卡提供了新方式。休息區的設計更是在客流高峰期成為游客的點贊對象。為高溫下的游客提供了解熱休閑的好去處。
于城市而言,文創商店不應只是“售賣空間”而更應成為文化創新、交流、轉播的樞紐。商品只是媒介,體驗才是核心——研學活動讓文化“活”起來,跨界合作讓創意“走”出去,打卡場景讓空間“潮”起來,休閑功能讓訪客“留”下來。從“賣產品”到“造場景”,從“單一消費”到“多維互動”,“文創+”的多元探索,正用更年輕、更符合時代潮流的形態,成為地方文化傳播的全新模式,持續為大眾輸送美的養分,讓文化蔓延于日常。(圖片由金華市博物館供圖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