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非遺保護發展基金設立單位河南匠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舉行非遺保護發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非遺保護發展基金(以下簡稱“非遺保護發展基金”)是河南省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資金支持、活動策劃、資源整合等方式,助力非遺文化的轉化與創新。雙方以“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為核心,通過校企聯動打造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創新模式,助力河南非遺文化“活起來”、“走出去”,開啟校企深度合作新篇章。
簽約儀式現場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副校長楊伯堅教授出席并致辭。他指出,“雙方合作將聚焦“構建非遺數字保護新體系”“打造產學研融合新模式”“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三大方向,依托“政、校、企、社”四方協同,推動非遺保護從靜態留存轉向活態傳承。學校將整合設計、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傳播等學科資源,探索非遺文化創新表達,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高校力量。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副校長楊伯堅教授致辭
簽約儀式上,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非遺保護發展基金管委會主任吳瑋首先介紹了基金的工作職能和成立以來在非遺保護發展領域的實踐成果及未來規劃,他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瑰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為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充分發揮非遺保護發展基金、文化公司與高校的資源優勢,開展校企合作,共同探索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此次合作將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結合,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與市場競爭力。”
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非遺保護發展基金管委會主任吳瑋致辭
匠傳公司總經理張玉潔表示,“通過校企合作,開展非遺文化宣傳活動,提升大學生對非遺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設計與非遺保護人才。公司將為合作項目提供資金、資源保障,并深度參與研發與推廣,致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非遺品牌。”
河南匠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潔致辭
在與會人員見證下,匠傳文化總經理張玉潔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郭浩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此次合作不僅為非遺保護提供技術、資金與人才支撐,更通過實踐教學、項目孵化等機制,為師生搭建產教融合平臺。郭浩表示,合作將推動非遺從學術研究走向產業應用,探索出一條“文化傳承有溫度、產業發展有高度”的特色路徑。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雙方將攜手打造非遺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河南樣本,為傳統文化當代轉化注入新動能。
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結束后,藝術設計學院“文創新生”師生創新團隊與匠傳文化代表就非遺活態化轉化展開研討。團隊介紹了對河南非遺元素與現代文創融合設計開發的初步成果,匠傳文化從市場需求角度提出優化建議,并肯定其文化價值與落地潛力。在實地參觀河南省文創工業設計中心的過程中,雙方就非遺IP開發、數字化展陳等合作場景進行了進一步探討交流。
匠傳文化與“文創新生”師生團隊參觀河南文創工業設計中心
當天,楊伯堅副校長一行赴河南匠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了參觀考察,進一步了解非遺保護發展基金的詳細信息及主要開展工作情況,吳瑋主任全面講解了河南省非遺項目和基金支持資助的非遺傳承人的情況,以及非遺保護發展基金通過資金幫扶、活動推廣、產業融合等多維度舉措,推動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的案例。重點介紹了對朱仙鎮木版年畫進行整合創新、生產性保護和展演等情況,通過全方位的幫扶,帶動了木版年畫非遺文創產品的銷售。
吳瑋主任向楊伯堅副校長介紹展廳的非遺作品
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非遺保護發展基金作為國內打造非遺保護發展的品牌慈善項目和非遺保護發展創新模式,致力于展示非遺新生態,讓河南非遺文化跨越地域和時空限制,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和共享,助力中原非遺更出彩,基金在資源整合、產業賦能等方面優勢顯著;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始終以設計河南為發展核心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擁有多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團隊,在傳統美術數字化保護、非遺活態傳承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本次雙方戰略合作,是“實踐廣度” 與“學術深度”的強強聯合,更是科技賦能文化傳承的主動探索。(編輯/蘇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