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落實中非“十大伙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對非貿易質量和規模顯著提升,全國占比進一步提高。在貿易繁榮、產業鏈合作、互聯互通等方面打造一批標桿。構建起對非經貿合作交流長效機制,持續推進中非經貿合作服務體系建設,為打造對非經貿“國家隊”貢獻力量。
△4月28日,非洲好物快閃集市在萬象城舉行
中非“十大伙伴行動”包括文明互鑒伙伴行動、貿易繁榮伙伴行動、產業鏈合作伙伴行動、互聯互通伙伴行動、發展合作伙伴行動、衛生健康伙伴行動、興農惠民伙伴行動、人文交流伙伴行動、綠色發展伙伴行動以及安全共筑伙伴行動。
《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中非經貿總部大廈、中非經貿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對非經貿合作龍頭企業及投資機構落戶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持續擴大對非新型易貨貿易規模,拓展易貨貿易領域。精心謀劃中非經貿博覽會及博覽會走進非洲等活動,持續運營好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不斷提升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辦會水平,2025至2027年力爭中非經貿博覽會市場化收入累計超6000萬元人民幣。
根據《實施方案》,湖南將圍繞“4×4”現代化產業體系,拓展在非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產業開放度。全力推進科特迪瓦橡膠、腰果,坦桑尼亞木薯、腰果、芝麻、葵花籽油,馬達加斯加羊肉,盧旺達干辣椒等產工貿一體化項目。在非打造尼日利亞湖南工業園、中莫礦業能源合作示范區,探索在馬里錫卡索經濟特區建設產業園,開展紡織、造紙、家具等產業合作。參與中國—非洲(埃塞俄比亞)—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示范中心建設。推進長沙市、邵陽市、岳陽市、郴州市等地中非經貿產業園區建設。同時,將在肯尼亞、坦桑尼亞、尼日利亞、科特迪瓦、南非等國家加快布局公共海外倉體系,建設中西部地區對非水陸鐵海多式聯運體系,2025至2027年爭取在非落地20個公共海外倉;到2027年,力爭湘粵非鐵海聯運年度開行量達到1800列。推動湖南醫療、醫藥、醫械企業拓展非洲市場,在非洲投資疫苗、藥品、醫械等生產項目,提升非洲本土生產能力。擴大農業技術交流和合作范圍,助力非洲國家解決糧食問題。持續探索“援外項目+產業鏈合作”模式,2025至2027年爭取累計派出農技專家50人次左右;累計培訓非洲農業技術人員5000人次左右,示范推廣雜交水稻10000畝左右,在5個以上非洲國家示范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
瀟湘晨報記者陳張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