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場極端干旱,讓南京湖泊變草原
2025年開年以來,江蘇尤其是中南部的降水情況可謂一言難盡。原本春季應該是雨水逐漸增多的時節,然而整個4月,南京的降水量卻嚴重偏少,僅有可憐的 5.4毫米,直接創下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少年份,甚至比典型干燥的烏魯木齊還要少。干旱的氣候,讓本就缺水的江南春季顯得更加異常。
南京南部的石臼湖是江蘇重要的淡水湖之一,正常年份水域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然而,在這輪旱情持續之下,湖水迅速萎縮,不僅湖心幾乎干涸,就連湖岸線以外原本應該是水域的大片區域也長出了茂密的野草。一夜之間,這個江南大湖仿佛變身內陸草原,成了一個面積達2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
雖說石臼湖枯水季節時偶爾會出現部分區域干涸或湖底裸露的情況,但整個湖面干涸至幾乎無水、變為連片草原的情況還是相當罕見。這也反映出本輪干旱程度之深,對水生態系統和農業灌溉都構成了明顯影響。為了緩解旱情,南京相關部門甚至啟動了人工增雨準備工作,并期待5月初的一場雨能帶來轉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場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大雨,在接近蘇南時卻離奇減弱,最終南京僅僅飄了3毫米的雨,幾乎等同于沒下。這也意味著整個干旱過程并未出現根本性緩解,反倒讓人對后續天氣走向更加關注。
二、“陸地臺風”江淮氣旋生成,大氣形勢急劇轉變
就在大家對持續干旱感到無奈之際,天氣形勢卻在5月上旬發生了突變。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5月8日前后,隨著青藏高原上空的高原槽再度加深,強烈的動力作用正推動一次大范圍的天氣系統醞釀成型——一個典型的江淮氣旋將在華東一帶形成。
這輪江淮氣旋不容小覷,其中心最低氣壓可能低于998甚至996百帕,按標準來看,已經可以接近熱帶風暴級別的強度。雖然它不是真正的臺風,也不會從海洋登陸,但其給部分地區帶來的風雨強度卻非常接近熱帶風暴,足以在內陸地區造成廣泛影響。
首先受影響的是江蘇南部地區。從5月8日下午開始,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地將迎來一輪猛烈的風雨過程。局地可達暴雨甚至大暴雨級別,強降水疊加短時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現象,雨勢強烈且持續時間較長,將顯著緩解干旱問題,也可能帶來城市內澇等次生風險。特別是在南京地區,這場暴雨能否讓“石臼湖大草原”重新恢復成真正意義上的湖泊,成為眾多市民關注的焦點。雖然要讓整個湖面恢復水位尚需時間,但此次降雨無疑將為湖區注入寶貴水源,是近期首次有望解渴的轉機。
三、警惕旱澇急轉,滬浙皖也需防范
此次江淮氣旋不僅將影響江蘇南部,還會波及整個華東地區。上海、浙江北部和安徽東部等地也將在此次系統中迎來大風、大雨、雷暴的集中影響時段,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短時間強降水和風力增強現象,強對流天氣頻發,上海附近最大陣風甚至可能達到9級或以上。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經歷長時間干旱之后,城市地表蓄水能力降低,突然的強降雨極容易導致旱澇急轉現象。原本干燥的地面因雨水集中沖刷,會形成快速徑流,引發短時內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風險。同時,前期能量高加上氣旋疊加產生的急流讓大氣能量快速釋放帶來強對流,例如雷暴大風,可能對農業、設施大棚和戶外設備構成破壞,部分地區還需防范冰雹襲擊。
對于江蘇、上海、浙江的民眾而言,5月8日晚高峰時段正好是風雨最強的一段時間,城市交通出行將受到明顯影響,建議提前規劃行程,盡量避開強降水區域和時間段。同時,戶外作業、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要加強加固,做好防風防雷準備。這次天氣過程雖然帶來了久違的“解渴雨”,但強度大、對流性強的特性,也可能把好事變成壞事。在關注旱情緩解的同時,也不可掉以輕心,要提高對極端天氣風險的防范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